第(2/3)頁 夢魂夢魂,從來相依。 以姜望遠超同階修士的神魂能力,入夢輕而易舉,構筑夢境也絕非難事。 就是在“如夢”成“令”的這一步,需要細細琢磨。 這個過程很繁瑣,如夢令足足用了三百七十二道印決,才能具現出部分觀想之夢的特征。才能讓如夢之“令”,稍稍靠近術介本身。 這已經是經過五仙門歷代門主、長老修訂、縮減之后的結果,那些印決最高曾有四百一十七道。 可以說如夢令完全不可能應用于戰斗,過于繁瑣,且威能極弱。 但用在修行之上卻沒有問題,可以作為替代品的術介,完成仙術的修行。 如果姜望以后獲得了云頂仙宮更多仙術,卻沒有其它術介的話,那么如夢令或許也是一個選擇。 相較于五仙門歷代門主,姜望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他真正掌握著仙術,并且有源源不斷的術介! 他更能夠理解《聲聞仙典》,而且,他可以通過嘗試以如夢令替代善福青云的辦法,客觀探究如夢令與真正術介之間的差距,從而把如夢令推進得更完備。 五仙門祖師再天才,她對于術介的認知,也只存在于想象中。她只知道需要一個什么東西,卻不知道那東西具體是什么。無關于其它,這是識見上的天塹。 儒家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是為了累積識見之高峰,從而在修行之途走得更遠。 有云頂仙宮的存在,姜望有自信可以在如夢令對術介的替代中更進一步。 當然,用演道臺推演,把如夢令和平步青云的信息都放進去,最終獲得的成品,肯定更完美,這個過程也更方便。只要有足夠的功,就能夠無限逼近階段極限。 但姜望不打算在太虛幻境里推演。 這如夢令如此獨特,不是什么隨處可見的普通貨色。太虛幻境又如此神秘,且很明顯有對功法的需求。 以前他沒有選擇,現在他有了。在探知底細前,他不打算與太虛幻境背后的人或勢力,分享自己獨有的力量。 這種謹慎一以貫之,就連他的人道劍式,也從未貢獻給演道臺過。 修行者的五感,自然遠勝常人。 但那都是道元自然的洗練,是肉身自然的進步。 又有各種各樣的秘法,有各種針對性的強化。 不乏那種天下知名的瞳術,往往決勝于無形。有的人輕輕一嗅,就能將數千種混雜一起的味道區分開來…… 但所有的那些相關秘術,主體都是修行者本身。人以耳以目,以身體的這些部位為“器”,起到各種作用,釋放各種各樣的道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