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上)-《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蠻橫不是解決爭端的辦法,千年前的儒家思想用盡各種方式告訴愿意學它的世人,以理服人才是王道,各種名言金句,歸結起來三個字,“和為貴”。
李素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事實上他是一個很講道理的人,就算道理無法說服別人,他也會非常君子地選擇沉默和轉身離去,道不同不相為謀,哪怕是翻臉都保持著翩翩風度,從來不會打個頭破血流。
然而,道理是有范圍的,有些地方,有些人,不講這個東西。
入鄉隨俗,李素也只好蠻橫一回了。
騎營入城,街道兩邊無論商鋪還是民居全部關門上板,城里的百姓和商人早早被集結在西面集市的空地上,數千人靜靜聚集在一起,忐忑不安地注視著北面的長街。
黃沙隨風旋舞,揚起漫天黃塵,透過迷霧般的塵霾,遠遠只見兩隊騎兵一左一右緩緩行來,中間簇擁著一位身著淺緋官袍的少年,少年的旁邊,兩名親衛亦步亦趨跟隨,后面一騎卻是一個五花大綁的中年胖子,胖子身著凌亂,頭發披散,臉上帶著各種淤青傷痕,顯然受過不輕的刑罰,此刻騎在駱駝上一臉灰敗,形若癡癲。
騎營行近,聚集于西市的百姓和商人們頓時騷動起來,人群里各種議論此起彼伏,待到騎營走到眾人跟前,議論聲卻戛然而止,整個西市的空地上鴉雀無聲。
西市前方搭著一個小木臺子,原本是奴市所用,胡商和唐商們從西域小國里販來各種男奴女奴,千里迢迢來到西州后便在這個小木臺上發賣,往往是男奴或女奴站成一排,讓男奴展示壯碩的肌肉,讓女奴展示俏麗或勻稱的身材,然后下面的看客紛紛出價,一記銅鑼敲響,塵埃落定。
今日此刻。木臺自然也被騎營征用,迎著無數道或忐忑或憤恨或麻木的目光,李素負著手走上木臺,后面的騎營將士押著馮司馬緊隨而上。王樁鄭小樓一左一右隨侍,再后面,項田等一眾折沖府將士遠遠站著,一臉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空地上站滿了人,都是西州定居的百姓和商人。里面不乏胡人,西州是個多民族混居地,這里的胡人占了三分之一有余,突厥,龜茲,高昌,甚至更遠的吐蕃,大食,波斯等國,皆在其列。由此也證明了西州情勢的復雜并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么多小國的百姓們共居一城,平日里摩擦也好,信仰沖突也好,生活習俗也好,總之,生活在這座城里,日子過得不可能太平。
有意思的是,西州胡人雖多,但無論是突厥還是龜茲波斯。容貌雖充滿了異域風情,但每個人都穿著正經的大唐中土服飾,許多金發碧眼的老外穿著一身唐裝,看起來像一只只金毛猴子。
李素走上木臺。先朝鴉雀無聲的人群淡淡掃了一圈,然后再看了看遠處的項田,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上前踏了兩步,李素面朝數千百姓,大聲道:“本官乃大唐涇陽縣子,大唐皇帝陛下欽封西州別駕。定遠將軍,我的名字叫李素,你們認不認識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今日起,你們一定要記住我的模樣!”
“三日前,城北趙家閨女被人糟蹋而自盡,城里這幾日有流言,說這樁喪盡天良的慘案是城外騎營的將士干的,今日本官領兵進城,為的就是這樁案子,我和騎營的將士們來自大唐關中,關中人做事敢作敢當,是我和騎營將士們做的事,拍拍胸脯認便認了,殺人償命,二十年后再活一回,但若不是我和將士們做的事,一個字都不能認,是非曲直,黑白善惡,公道自在人心,知道你們都不信,我們有口難辯,今日帶來一個人,這個人你們都應該認識,黑與白,是與非,讓他來說!”
說著李素轉過頭,眼里的笑意漸漸變冷,揚聲道:“馮司馬,其中黑白曲直,想必你最清楚,當著全城老少的面,你來給個交代吧!”
押著馮司馬的兩名將士將他往前一推,馮司馬肥碩的身軀踉蹌兩步,被推到臺前站定。
馮司馬在西州為官多年,城中百姓全都認識他,見他此刻被五花大綁的模樣,臺下人群發出一陣驚疑的竊竊議論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衢州市|
克山县|
镇远县|
贡山|
杨浦区|
响水县|
新乡县|
蓬溪县|
通化市|
从江县|
荔浦县|
衡东县|
高平市|
泊头市|
临西县|
建昌县|
塘沽区|
仲巴县|
涟源市|
许昌市|
调兵山市|
富源县|
舞阳县|
江华|
蚌埠市|
黑水县|
翁牛特旗|
措美县|
宽甸|
普宁市|
南投市|
沙洋县|
龙里县|
积石山|
琼中|
宣城市|
吕梁市|
将乐县|
拜泉县|
和林格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