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百零八章 善始善終-《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西州的城墻每日摩肩接踵,忙碌不休。

    從下轄六縣遷了許多百姓進城,人口多了,可糊口的活計卻太少,于是李素下令每戶抽調壯年男丁一兩人為民夫,每日上城樓修繕城墻,挑土壘石,搬運守城軍械等等,管兩頓干飯,還發三文錢,如此算是穩定了城中百姓的人心。

    從沙州來的商隊也越來越多,運送的都是糧草,生鐵和磚石,這又是一筆大開支,以前沒掌權不清楚,如今看來,維持一座城池的穩定,甚至讓它更加繁榮,其難處果然堪比登天,難怪曹余那么迫不及待地把權力交了出去,心虛和被人抓了把柄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恐怕也是因為管理城池太繁瑣太艱難了。

    李素現在就覺得頭很痛,痛得快炸了。

    商隊運來的東西多,對西州是好事,可是東西運來了,錢呢?拿什么支付給商人?

    以前有個冤大頭那焉幫忙撐著,畢竟幫他支付的只是小數目,城里一棟私宅而已,再貴也貴不到哪里去,可這一次是修繕城墻,打造兵器,成千上萬的磚石和生鐵運進來,便意味著要花出去成千上萬的銀錢,那焉再有錢也支應不了一座城池的開銷,而西州這些年養著那支突厥騎兵,府庫早空得能跑耗子了。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更何況李素還算是活人中的聰明人,有尿當抖直須抖。

    所以李素一橫心,索性把曹余的刺史官印拿來了,商隊運來了東西,李素沒錢給,不過……可以打白條。

    誰都不喜歡白條,可李素的白條有講究,他在白條上蓋了官印,并且寫明了所欠款項以每月一分利錢計。

    蓋上官印的白條,代表的便不是私人欠款,而是整個大唐朝廷了。白條上的官印是實實在在的,如今這年頭是個講誠信的年頭,官府和商人都一樣,無信而不立。無論西州將來守不守得住,白條哪怕拿到長安城,官府也得認了,至于朝廷找曹余和李素的麻煩,那是以后的事了。李素要守住西州,別的細枝末節便顧不得許多。

    所以盡管商人們不太情愿,但白條上的官印還是具有一定的公信力,商人們還是捏著鼻子認了,再說……白條上每月一分的利息,也令商人們心底里最后一絲不快化為飛灰,官府既然如此有誠意,款項拖欠一陣也不是什么太不可接受的事,有利息的呢。

    消息傳開,實力雄厚的商人們再無顧忌。盡管每次拿不到現錢,可從沙州運送物質的商隊仍絡繹不絕,一堆堆的磚石,生鐵便在城墻下堆積起來,雖說對整個西州數十里長的城墻來說,這點磚石委實沒有太大的用處,但聊勝于無。

    城內開了五座鐵爐,從百姓中抽調了數十個有打鐵手藝的鐵匠日夜不停地開爐煉鐵,打造兵器。

    兩個月后,王樁領著一支騎隊風塵仆仆從沙州趕來。這支騎隊裝載著李素急需要的東西,硝石,硫磺和木炭,然后。蔣權從騎營里抽調了五十名心腹將士,在大營東面開了一座工坊,外層被將士們團團圍住,任何人都不準進入,李素和那五十名心腹將士便鉆進了工坊內,白天黑夜的忙著造震天雷。

    震天雷的每一個制造細節。再加上流水線生產法,李素教了幾天后,五十名將士全都會了,他才滿意地離開了工坊。

    誠如李素所言,為了守住這座城,該做的努力他都做了,接下來的結果,要看天意,如果天意注定這座城仍守不住,李素也不會留下任何遺憾和愧疚,拔腿開溜時比誰都心地坦蕩。

    …………

    “你怎么這么快就被我榨干了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清市| 丹寨县| 台湾省| 丹东市| 高雄县| 祁阳县| 米易县| 玛多县| 米泉市| 谢通门县| 吉木萨尔县| 承德市| 维西| 通河县| 正阳县| 如皋市| 巴南区| 海阳市| 塔河县| 太和县| 奈曼旗| 哈尔滨市| 和顺县| 永靖县| 红安县| 滕州市| 乌恰县| 乌鲁木齐县| 三门峡市| 刚察县| 新津县| 贵定县| 苏尼特右旗| 千阳县| 南昌市| 门源| 扶沟县| 开远市| 扶风县| 浠水县| 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