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普度眾生-《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做人不能太天真,做刺史更不能天真,一耳朵能聽出真話假話才算修煉到家。
余刺史顯然還差了把火候,他把假話當成了真話。
付善言在城外百姓面前一臉冷酷且篤定的語氣,說出三日內朝廷必有糧草到,百姓被糊弄得一愣一愣的,二話不說就信了,可惜付善言的戲演得太逼真,連刺史大人都信了。
能當上刺史的人,自然不是愚笨之輩,眼睛睜圓愣了片刻,立馬明白過來了,然后,一臉哀怨絕望的看著李素。
“剛才那位將軍所言……只是為了穩住百姓人心?”
李素笑道:“然也,否則今日百姓真會鬧起來了。”
余刺史仰天長嘆,為何長安朝廷派來了一群騙子?
“也就是說,三日內朝廷的賑災糧草根本到不了晉州?”余刺史接著追問道。
“然也,別說三日,三十日都不一定……”李素收起了笑容,黯然嘆道:“年景就是這樣,你也知道,陛下前兩年御駕親征薛延陀汗國,整整一年終于滅了薛延陀,可是呢,國庫也因這一戰而耗空了,偌大的庫房里空蕩蕩的能跑耗子,如今大唐北方四道皆受災,戶部火急火燎籌備糧草,然而受災的地方實在太多,面積太大,幾乎半壁江山的官府都在眼巴巴等著朝廷的賑糧,就算朝廷果真將賑糧送到晉州,你覺得能有多少糧食?余刺史,陛下和朝廷有心無力啊……”
余刺史呆住,接著臉色發白,這個玩笑開大了,可是,今日此情此景,若付善言不說這番謊言,還能怎么辦?
失魂落魄地慘笑兩聲,余刺史又流淚了:“如此,晉州百姓生望斷絕矣!第一個百姓餓死之日,下官便從城頭跳下,以此殘軀向鄉親父老謝罪便是……”
李素抿唇黯然不語。
從長安出發,一直到晉州,一路所見所聞,不得不說,大唐的官吏果然都是心系百姓的好官,幾乎沒見到作威作福或是怠政懶惰的庸官和貪官,每到一地,官員總是忙前忙后,頂著百姓的咒罵和指責,不發怒,也不冷漠,個個都是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任勞任怨形象,挖心掏肺對百姓,最后無力回天時,把自己的命搭上算是謝罪……
都是好人,都是好官,從不見他們喊過什么空洞的口號,可做的事情卻是實實在在的造福守牧一方。
生于斯世,何其幸哉。
李素心頭泛起淡淡的感動,因為感動,所以必須要為百姓和這些可愛的官員們做點事。
“先開官倉……”李素斷然道:“官倉的糧食能撐十日,這十日里,我來想點別的辦法。”
余刺史垂頭不語,臉上的絕望之色一直未曾消退,顯然,他對李素這一行人也不抱任何希望了。
李素也很無奈,他幾乎都對自己絕望了。
人還沒到晉陽,他已覺得前后無路,進退兩難,這趟差事果然來者不善。
奉旨出長安時,李世民的旨意是追查謠言,這是最主要的任務,可一路走到現在,李素忽然發覺,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填飽百姓的肚子,而且這是所有問題和隱患的根源,百姓的肚子管住了,誰還有本事煽動大家造反?誰還有能力讓謠言肆虐蔓延?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籌集糧食?
戶部和國庫指望不了了,不是朝廷不管百姓死活,而是受災太廣,而國庫糧草有限,分配到每個地方的糧草只能是杯水車薪,所以晉州也好,晉陽也好,現在主要只能靠自籌自救。
想到這里,李素不由重重嘆氣,整個晉州的百姓都已淪落到啃樹皮草根的地步了,如何自救?怎么救?神仙也變不出糧食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林县|
大丰市|
尉氏县|
云安县|
寿光市|
瑞金市|
灵丘县|
宜川县|
伊川县|
定西市|
宝兴县|
鹰潭市|
武陟县|
成都市|
抚宁县|
齐齐哈尔市|
兰坪|
贺兰县|
当雄县|
芜湖市|
惠来县|
凌源市|
靖江市|
衡山县|
尼玛县|
龙山县|
甘洛县|
垫江县|
迁安市|
旅游|
明星|
湖州市|
霍林郭勒市|
榆中县|
聂荣县|
简阳市|
洛隆县|
乐山市|
简阳市|
德安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