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長安多事-《貞觀大閑人》
第(3/3)頁
剛坐下,李承乾順勢便問起了舅舅長孫無忌,管家恭敬回答他,長孫無忌兩日前奉旨出巡藍田縣,領了兩萬難民將他們轉到藍田縣安置,算算日子,估摸也快回長安復命了。
李承乾點頭,笑容不變。
今日李承乾來得很低調,只帶了數十名侍衛,而他也只穿著很尋常的玄色綢衫,從儀仗到服色再到身上的配飾,絲毫看不出太子的模樣,顯得非常的謙遜有禮。
聽管家說長孫無忌外出,李承乾神情微露失望。
這次登門,自然是有事而來。
自從李素指使游俠兒在東宮前殺人后,李承乾便陷入被動之中,朝臣上疏指責失德是小事,但父皇對他的冷淡卻一日比一日更甚,連裝好孩子乖孩子都沒法令父皇的態度從酷男轉為暖男,以往李承乾還經常拿著群臣的奏疏向父皇請教治國之道,如今卻經常被父皇擋駕,十次求見往往要被拒絕七八次,就算見到父皇,父皇的態度也是很冷淡,不咸不淡哼哼幾句,說點沒營養的話,然后便匆匆將他打發走。
不僅如此,父皇對魏王李泰卻一天比一天恩寵,儀仗規格一加再加,幾乎與他這個太子并肩,賞賜的錢糧金銀還有珍稀物件也越來越頻繁,還允許他在弘文館講學,編書立傳,這些日子李泰混得風生水起,常與無數博學大儒商討學問,據說在長安儒家士子的圈子里,李泰的名聲已然如日中天,大紅大紫。
要命的是,父皇似乎對李泰越來越滿意了,這個事實令李承乾愈發惶恐不安。
近日長安城外聚集難民無數,滿朝上下為安撫難民而到處忙碌,從三省到六部,甚至連長安周邊的地方官府都忙得腳不沾地,每個朝臣都被派了職司,一切以安撫難民為中心,令李承乾惶然的是,父皇竟沒給他派任何一件差事,就連他主動求見都被拒之門外。
太子啊,大唐未來的儲君啊,如此重大的災難關頭,滿朝君臣忙個不停,而他這個未來的儲君卻無所事事,歷朝歷代的大災,皇帝都會派太子親自出面,代表皇帝安撫難民,這幾乎已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因為這是個攬人心的機會,不僅攬百姓之心,也能以仁德的形象贏得士子之心,皇帝九五極貴之尊,他不方便做的事情,太子是代替他做的不二人選,可是……父皇卻偏偏一件差事都沒給他派,這個舉動如今已鬧得滿朝風雨,令無數朝臣愈發猜測不已,東宮左右庶子于志寧等人紛紛勸諫,請李承乾速速面見陛下,不管怎樣都要討一件差事出來,以堵天下悠悠眾口,維護東宮的威望。
所以,這便是李承乾今日登長孫家門的原因。
求見父皇而不果,只好走迂回路線了,李承乾于是找到了親舅舅。
獨自在長孫家的前堂坐了一陣,李承乾愈發坐立不安,說到底他今年也才二十出頭,論養氣鎮定的功夫,自然比那些老狐貍差了老遠,一聽說舅舅不在長安,李承乾便有些坐不住了。
然而,老天終究不負太子,坐了大約半個時辰,李承乾正打算離開另想辦法時,卻聽前面庭院里傳來“老爺回來了”的聲音,李承乾一呆,接著大喜過望,急忙三步并作兩步出堂,飛快迎上前去。
長孫無忌滿面風塵,一臉疲憊,回家剛邁入前庭,便聽到李承乾飛快迎來。
“甥承乾拜見舅父大人。”
長孫無忌愣了一下,不自覺地抬手捋了一下青須,兩眼閃過一道明悟之色,然后躬身行禮道:“原來太子殿下蒞臨寒舍,老臣拜見……”
“舅父大人萬莫如此,折煞外甥也。”李承乾急忙兩手托住了長孫無忌的胳膊,不讓他拜下去。
“君臣為先,親倫為后,殿下,禮不可廢。”長孫無忌堅持道。
“外甥今日微服而來,是以晚輩之禮而登門,自家人何必論君臣。”
以往倒也罷了,雖說李承乾不敢在長孫無忌面前造次,可長孫無忌若堅持行禮,李承乾通常也是半推半就,大家走個過場便完事,可今日李承乾打定主意低調謙遜恭讓,舅甥倆在庭院一個堅持一個推讓,長孫無忌這個禮楞是沒拜下去,最后長孫無忌可能也煩膩了,順勢便作了罷,將李承乾請入了前堂。(未完待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城县|
盐津县|
太康县|
佛学|
望奎县|
松江区|
云林县|
清徐县|
米脂县|
绿春县|
内乡县|
大庆市|
石家庄市|
亚东县|
拉萨市|
道孚县|
托克托县|
金溪县|
建阳市|
长泰县|
孝昌县|
平湖市|
天津市|
东海县|
扎赉特旗|
义马市|
米脂县|
南丹县|
永新县|
宜宾县|
寿阳县|
汉沽区|
南阳市|
二手房|
三原县|
长垣县|
观塘区|
措美县|
镶黄旗|
巴东县|
新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