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圖窮匕見(上)-《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一番不軟不硬的話,頂得王呈無話可說。
話說得很明白,李素給了他兩條路,耍橫或是講道理。
論耍橫,李績的并州兵馬就在王家祖宅三十里外,一聲令下可將王家上下全部鎖拿下獄,晉地是王家的祖業,但歸根結底,這天下卻是李家的江山。
講道理,人證物證俱在,樁樁件件的證據都指向王家,每個證據都在告訴王家一個很殘酷的事實:“你家造反了”。
朝廷平反自古便是天經地義的事,千年門閥造反,朝廷該滅還得滅,不會因為你家勢力大就放你一馬,你都威脅到皇權了,跟你還有什么好客氣的?不信我帶兵剿滅你?不信你可以試試。
王呈不敢試。
王家枝繁葉茂,傳延千年,族人遍布大唐,作為家主,稍有一個決策出了錯,對王家都是滅頂之災,越是龐然大物,越不敢輕舉妄動,責任太重,消磨了意氣。
冤枉是冤枉,可這個冤枉有苦無處訴,鬧到長安城李世民面前,王呈都辯無可辯,這事怎么說都不占理。
講理講不通,哪怕你帶一批儒生名士過來也沒用,聲音再大也大不過一個“理”字。耍橫的話,李素比他更橫,萬余并州兵馬此刻還在王家祖宅前巡弋游走,虎視眈眈,隨時都能一口把王家吞掉。
直到此刻,王呈才真正開始正視面前這位年紀輕輕的縣侯了。
李素之名,王呈很早以前便知道,他的一些事跡,包括跟東陽公主的小八卦,王呈都清楚,作為大家族的族長,長安城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必須要入他眼耳的。在他以前的印象里,李素的崛起只能算是“幸進”,嗯,大抵就是把皇帝哄高興了,皇帝陛下哈哈一笑隨手便封個官爵,這種寵臣弄臣性質的人物,歷朝歷代都有,不足為奇。
直到今日與李素見了面,二人對了幾句話以后,王呈這才深深察覺到李素的不簡單,可以肯定,這家伙二十出頭的年輕又是入省又是封侯的,如此圣眷絕非拍馬溜須而得來的,他是有真本事的。
多少真本事還沒看出來,但見面后三言兩語間,李素把整個王家逼到角落里進退不能,僅憑這一點,這家伙就絕不是個簡單人物。
王呈的神情首次露出凝重之色,這一刻,他真正把李素當成了可以平等對話的對手。
至于一旁上竄下跳刷存在感的小屁孩李治,嗯,王呈果斷無視了。
看著王呈額頭漸漸又暴起的青筋,李素有點擔心老先生爆體,只好拱了拱手,盡量把語氣放得平和一些。
“王家主,晉陽是王家祖傳基業,王家經營千年,可謂名望極隆,當年我高祖皇帝晉陽起兵,也多呈王家恩義相助,王家與天家應是一榮俱榮才是,您何苦自誤?”
王呈瞪著他,怒道:“何出‘自誤’之言?王家本是清白的,全是被你所誣!”
李素淡淡笑道:“好吧,下官就說個假設,嗯,假設啊,比如說王家確實是清白的,晉陽亂局的幕后指使人其實是另一家門閥,因為與王家有了交易……具體什么交易就不說穿了,總之,王家愿意裝聾作啞任由那家門閥上竄下跳,當初雪災將至,王家或許會心存僥幸,覺得煽動數十萬災民作亂,可教日月換了新天,王家或能從中取利。可是如今雪災已停,朝廷賑災的糧食源源不斷,并州兵馬已至晉陽枕戈待旦,同時我們已知道那些被利用的災民就躲在晉陽左近的山谷山腹中,文也好,武也好,我們都已做好了準備,今時非同往日,敢問王家主,你覺得那家門閥還有勝算嗎?他們與你的交易還能作數嗎?那一家出了事,王家能好到哪里去?王家何苦鐵了心要跟那家門閥一條道走到黑?王家對朝廷的怨恨果真如此不共戴天了嗎?”
王呈臉色時青時紅,瞪大了眼睛卻久久訥訥無語。
李素悠悠地道:“時也,勢也,審度而行之。那家門閥縱然根基牢固,千年底蘊深厚,可是想趁大災而作亂,重演當初高祖皇帝晉陽起兵,妄想占了李氏江山,恐怕有些自大了吧?王家主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的一族掌令,見識閱歷自比我們這些黃毛小子更多更廣,請問王家主,你真的對他們有信心嗎?”
王呈終于露出了猶豫之色,李素冷眼看著,頗為欣賞地笑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原县|
称多县|
济南市|
且末县|
栾城县|
红桥区|
城市|
上高县|
孝感市|
阳高县|
商南县|
军事|
兴海县|
酒泉市|
大渡口区|
夏河县|
青龙|
麻城市|
开阳县|
桐城市|
凤山县|
大兴区|
思茅市|
康保县|
土默特左旗|
清镇市|
和平区|
尚义县|
轮台县|
年辖:市辖区|
山西省|
厦门市|
博湖县|
荣昌县|
雅安市|
随州市|
蚌埠市|
志丹县|
温州市|
喀喇沁旗|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