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天翻地覆-《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有句俗話說,“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其實不僅是看熱鬧的,當事人也不嫌事大。
李素向來討厭麻煩,而且也不喜歡惹事,從性格上來說,李素屬于被動型的,只有麻煩主動沾上他了,他才會被動的應對。
開局陷入被動,自然落了劣勢,所以這些日子長安城無論朝堂或是民間,輿論都對李素很不利,早年間攢起的一點好名聲算是一朝盡喪了。
所有與李家來往較深的人都在密切關注著他,并且深深為之憂慮,尤其是程家和牛家,兩家與李素的關系很深,古人對錢財并不看重,但唯獨對看不到摸不著的名聲卻非常在意,大家族大門閥往往情愿妥協(xié)退讓吃虧,也要努力維系家族在外界的名聲和風評,一絲一毫對名聲有損的事情,大家族都絕不會沾染,就算不小心沾染上了,也一定做出最迅速最合適的危機公關,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壞名聲抹掉。
像李家如今這種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般的名聲,老實說,屬于無可救藥的那種,等于名聲已臭滿了大街,而且來得非常迅猛,連應對的時間都沒有,莫名其妙的,李家便已成了長安城百姓眼里的劣等權貴,為富為官皆不仁的那種。
出了事,引發(fā)各種反應,程咬金和牛進達連夜派人去太平村,詢問此案究竟,兩家都很仗義,李素有什么需要幫忙的,比如扭轉名聲,跟刑部打招呼之類的,沒二話,兩家一定幫忙,然而李素卻拒絕了,話說得很漂亮,李家出了事不牽累旁人,已然有一家一腳踩進渾水里了,不能再有第二第三家,這段非常時期,李家與程家和牛家會盡量減少往來,莫讓兩家也沾了一身騷味,不劃算,李家相信刑部和大理寺會秉公直斷,還許家和李家一個清白云云。
…………
刑部和大理寺的動作很快,刑部尚書張亮還在迎接吐蕃大相來長安的路上,刑部和大理寺已然由兩位侍郎,一位正卿組成了專案組,專辦許敬山殺人案。
兩**司還在取證階段的第三天,大理寺莫名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上直言刑部侍郎韓由與許敬山一案有牽扯,言稱韓由與被害人黃守福來往密切,且收受黃守福賄賂巨大,并且韓由在黃守福被害的前幾日還與其發(fā)生過嚴重的爭吵……
這是個很重大的線索,哪怕韓由是刑部侍郎,兩**司也不可能視而不見,此案已上達天聽,任何細小的線索都不可能隱瞞了,否則便是欺君的大罪。
于是大理寺卿孫伏伽趁著韓由清晨參加朝會的空檔,派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沖進了韓由的府邸,按照匿名信里的提示,徑自在后院的一株大槐樹里挖出了一個大錢箱子,箱內裝滿了銀餅,共計兩千余兩。
錢箱里面有錢自然算不得什么大罪過,充其量便是受賄而已,然而要命的是,錢箱里除了銀餅,大理寺的差役還發(fā)現(xiàn)了一封邊角發(fā)黃的信,書信的署名正是黃守福,在信里,黃守福除了感謝韓侍郎多年暗中的提攜外,順便還寫了幾句與韓侍郎討價還價的內容,譬如韓侍郎胃口越來越大,黃守福有些吃不消了,能不能再少一點云云……
在黃家家眷驚愕迷茫的目光注視下,大理寺差役如奉至寶將錢箱和書信抬回了大理寺,書信第一時間遞到了大理寺卿孫伏伽的案頭,孫伏伽二話不說,連夜寫下奏疏,第二****會時,奏疏連同書信一起擺在了李世民的桌上。
龍顏大怒,電閃雷鳴,李世民當場拍了桌子,臉上殺氣畢現(xiàn),厲聲大喝,一查到底。
一樁尋常的兇殺案,因為一封書信而升級到了國朝巨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阳县|
隆子县|
巩留县|
弋阳县|
大冶市|
田林县|
老河口市|
广东省|
博湖县|
苗栗市|
抚顺县|
历史|
太保市|
平原县|
大庆市|
肃宁县|
伊宁县|
邵东县|
澎湖县|
从化市|
贡山|
古丈县|
平湖市|
台南市|
黄冈市|
扬中市|
兖州市|
吉安县|
区。|
铜鼓县|
和硕县|
延庆县|
乌拉特中旗|
南安市|
阳山县|
佛坪县|
汽车|
泰来县|
高邮市|
囊谦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