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強勢威壓-《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不到萬不得已,李素不愿得罪人,上到權貴下到平民,哪怕是路邊的乞丐,他也愿意心平氣和,盡量忍讓。
千年以前,圣賢便教給世人一句話,“禮之用,和為貴”。
人有別與禽獸的地方,在于文明,在于“禮”這個字,雖然很多時候人類做出的事情比禽獸更可怕,更發指,但李素始終覺得活在世上還是盡量不要給自己樹敵,所以自從來到這個年代后,李素交到的朋友不勝枚舉,但敵人卻寥寥無幾,打個很簡單的例子,李素不帶一文錢,就這么孑然一身走進長安城,他可以無憂無慮靠刷臉在長安城非常滋潤地過好幾年,每天大魚大肉美女不斷,因為他的朋友多,而李素也是個有趣的人,任何人都不會嫌棄一個有趣的人。
反過來說,如果敵人比朋友多的話,那么李素到任何地方,李家的部曲都不能離身,而且一次又一次的刺殺下,部曲只會一年比一年少,無論住在哪里,吃什么,做什么,都時刻擔心會不會有人行刺下毒敲悶棍,整天活在提心吊膽里。
這么一比較,怎么做人自然一目了然,但凡是個正常人都會選擇朋友多一點,敵人少一點。李素也是如此,每天遇到的每一個人,看到的笑臉比怒容多,心情也會更陽光一些,何樂而不為?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面對武家兄弟仇恨的目光,李素的心情是很復雜的,他不在乎揍一個兩個國公,連太子都敢得罪,得罪個國公委實算不得什么,他只是覺得很無奈,在冷靜理智的情況下,不得不選擇多樹一個敵人,實在是人生最煩惱的事情。
武元慶氣壞了。
雖然是落魄失意貴族,但貴族終歸是貴族,這幾年混跡長安城,雖然看過不少白眼,受過不少慢待,但人家至少也能保持表面上的禮節,迎來送往皆是客客氣氣,從來沒人似李素這般,照了面二話不說便是一通往死里揍,揍完了還死不認錯,一句“誤會”便輕飄飄把此事揭過去了。
此若能忍,孰不能忍?
“你這是以下犯上!”武元慶怒道。
李素慢吞吞地道:“武公爺若不服氣,明日咱們盡管去陛下階前爭個是非曲直,別拿爵位壓我,我脾氣不好,惹得火起,我今日便在這里把你們弄死,回頭我蹲大理寺也就那么大點事,反正大理寺我去過很多次了,里里外外都熟。”
武家兄弟語滯。
前面的話其實沒說錯,李素確實在長安城名聲不小,他的名聲不僅僅是曾經立過的功勞,而且還有干過的混帳事,揍過東宮屬官,得罪過前任太子,甚至還敢寫下一篇名垂青史的長賦,當殿諷刺李世民,說得好聽,李素這種人叫有膽有識,說得難聽,簡直就是個混帳楞頭青,想得罪人的時候從來不管什么身份,更不考慮有什么后果,連當今陛下都敢當面諷刺,世上還有什么事是他不敢干的?這樣一想,弄死一個國公似乎真的算不得什么大事,頂多蹲獄削爵,流放千里的下場,但他武元慶的命可是實實在在的沒了啊,相比之下,誰吃的虧更大?
再論各自身份,武元慶是國公,李素是縣侯,論爵位確實比人家大兩級,可是爵位不僅僅只看表面的大小,還得看各自的地位和能量,武家自武士彟死后便一直不甚如意,當初武士彟身兼的荊州都督,工部尚書等官職,死后全數被朝廷收回,另委他人,留給武家的,只有應國公的空銜。
而李素,雖然只是個縣侯,可人家干過的事情卻至今被長安城的臣民津津樂道,聽說當今陛下對此人尤為賞識,幾乎待之以子侄,當初不到二十歲便被封了縣侯,大唐立國以來鮮聞,由此便看出李素得圣眷之隆,那是武元慶這個沒落國公拍馬都追不上的,官司若真打到陛下面前,誰輸誰贏還真說不準,就算打贏了,以李素的能力和如今二十多歲的年紀,將來必然有飛黃騰達的一天,若因此事被李素記恨,無端給武家樹下一位強敵,對武家絕非好事。
武家兄弟不蠢,自是識得利害,聞言渾身一凜,終于想起眼前這位面白英俊的少年郎其實是個怎樣的狠角色,不由深深后悔今日來得孟浪了,然而此刻自己是魚肉,人家是刀俎,幾乎一瞬間,武元慶便決定怎么做了。
深深吸口氣,武元慶居然露出了笑臉,嘴角剛一扯,又是一陣鉆心的疼痛。
李素再次露出誠懇的表情:“剛才不是說過嗎?臉上有傷就不要勉強自己笑了,不管是冷笑還是真誠的笑,看在我眼里都不領情,何必呢?好好說話,把你要說的意思清楚的表達出來就可以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松县|
罗江县|
郸城县|
迁安市|
夹江县|
神木县|
龙州县|
延安市|
大厂|
永安市|
冷水江市|
南漳县|
南召县|
丰都县|
剑河县|
天门市|
句容市|
临夏县|
嵊泗县|
台东县|
宜良县|
凉城县|
吴忠市|
南召县|
达尔|
诸城市|
巴林左旗|
册亨县|
武夷山市|
阿克陶县|
文昌市|
延庆县|
扶余县|
灌云县|
广宗县|
瑞金市|
沭阳县|
广州市|
丁青县|
于田县|
繁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