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重籌在手-《貞觀大閑人》
第(2/3)頁
李素此刻兩手各自握著一把稻米,左手是關(guān)中所產(chǎn),右手是占城稻。
平日養(yǎng)尊處優(yōu),李素對農(nóng)活知之甚少,但是兩種稻米攤在手上互相一比較,連瞎子都能看出明顯的不同。
關(guān)中原產(chǎn)的稻米顆粒略小,顏色發(fā)黃,米粒上間雜著些許的黑點,顯然質(zhì)地不純,稻穗也是微呈彎曲狀,單穗米粒數(shù)量也比較少。
而右手的占城稻顆粒大且飽滿,顏色雪白晶瑩,稻穗被米粒的重量壓得沉甸甸的,彎曲到了極點,穗長無芒,垂下來幾乎與根莖平齊。
李素再將關(guān)中稻穗和占城稻穗上的谷粒一顆顆摘下來,分別歸攏成兩堆,首先將它們攤在手心里掂了掂,感受了一下重量的差異,然后很認真地一顆顆數(shù)下來。
數(shù)過之后,數(shù)字差異愈發(fā)明顯了,同樣的一株稻穗,占城稻比關(guān)中稻的谷粒多了近三分之一,再推算兩種稻谷每粒米的飽滿程度不一,所以每粒米的重量也不一,這多出來的三分之一恐怕還要多加上一個重量數(shù)字……
深吸了一口氣,李素的臉漸漸漲紅了,語氣卻非常平靜。
“石兄可知,這占城稻畝產(chǎn)幾何?”
石訥言忍不住辯解:“明明是‘真臘稻’,我真臘國何時沾了林邑國的光……”
看著李素欲殺人的眼神,石訥言明智地改口:“我真臘國是大唐藩屬國,其度量制亦與大唐相同,按大唐的畝制來算的話,此稻畝產(chǎn)大約在三石多左右……”
李素皺了皺眉,揚聲叫來薛管家,管家肥胖的身形剛出現(xiàn)在門外,李素劈頭便問道:“咱家種稻谷嗎?”
薛管家一愣,道:“侯爺,咱家上千畝田,按老爺?shù)姆愿溃蟀敕N麥和粟,只種了十幾畝的稻……”
“咱家種的稻,每年畝產(chǎn)多少?”
薛管家想了想,道:“今年年景適中,農(nóng)戶報上來的數(shù)字,每畝稻谷收了兩石左右。”
李素垂頭掰手指算了算,每個朝代的度量制總有一些差異的,按如今的唐制來算的話,一石大約相當于唐制的一百七十斤左右,畝產(chǎn)兩石便是三百四十斤,而占城稻每畝三石多,等于每畝多產(chǎn)了一百七十多斤。
算清楚了差異,李素的嘴角漸漸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每畝多產(chǎn)一百七十斤,能活多少人命!
有了真實數(shù)據(jù)的支撐,李素愈發(fā)覺得自己插手文成公主的婚事簡直是個英明的決定。
之前破壞別人婚姻李素干得總是有點心虛和愧疚,雖然自己的初衷是正義的,可終歸是一件缺德事,然而到了此刻,李素忽然覺得沒有半點心理壓力了,為了這多出來的一百七十斤,殺人放火他都敢干,何況區(qū)區(qū)破壞婚事。為了大唐百姓的溫飽,吐蕃的松贊干布只好委屈一下,大唐公主就別想娶了,頂多送個冒牌的給他,反正關(guān)了燈后一樣的巴扎嘿。
任何事情但凡有了正義的理由為支撐,無端便會多出一股莫名其妙且正大光明的勇氣,再缺德的事干起來也像在替天行道。
李素現(xiàn)在就是這樣的心態(tài)。
石訥言在旁邊看著李素時而比較稻谷,時而掰指算數(shù),時而喃喃自語,石訥言一直沒敢插嘴,不過他終究是一只讀了圣賢書的猢猻,李素這一連串匪夷所思的舉動,他再笨也想到了李素的目的,不由吃驚地道:“李縣侯,爾欲在大唐推行種植這種稻谷?”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类乌齐县|
淮滨县|
甘孜|
宁强县|
垣曲县|
高邮市|
丁青县|
临泽县|
仁布县|
石阡县|
惠东县|
将乐县|
丹东市|
肃北|
军事|
正安县|
犍为县|
日照市|
棋牌|
石楼县|
武安市|
丘北县|
崇左市|
将乐县|
大渡口区|
三明市|
夹江县|
旺苍县|
彩票|
龙南县|
九江市|
永清县|
汶上县|
罗甸县|
长治县|
富阳市|
龙岩市|
定日县|
新竹县|
鹤山市|
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