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東郊演武(下)-《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恐嚇是強權最**的表現,沒有任何遮掩,撕下所有道德的外衣,就像放學后被不良少年堵在死胡同里的小學生,掐著脖子明明白白地告訴他,因為我拳頭大,所以趕緊把零花錢全交出來。
今日東郊校場演武差不多也是這么個意思,大唐在向所有異國鄰邦的使節展示實力,不打你不罵你,只亮出砂缽大的拳頭,就問你怕不怕?怕不怕?
異國使節們確實很怕,右武衛將士還沒有任何動作,只是靜靜地站在校場中央,使節們的臉色已有些蒼白了。唐軍的軍威陣容令人凜然生懼,仿佛自己面對的是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世上的一切堅城固壘在他們的鐵蹄下都能輕松被碾壓成齏粉。
祿東贊在冷笑,別人害怕唐軍,吐蕃并不怕,不可否認唐軍確實強大,但吐蕃也不弱,兩國曾經有過交戰,事實證明大家的實力半斤八兩,不相上下。
此刻他大概清楚了,今日唐軍演武,其實針對的就是吐蕃使團。不僅僅是因為祿東贊這些日子上竄下跳壞大唐名聲,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數年前松州之戰后,兩國偃旗息鼓,吐蕃主動遣使表達善意,李世民欣然接受來自吐蕃的善意。
可是國與國的關系不像小孩子打架,打完說一聲和好也就和好了,兩國關系其實到現在都保持著微妙詭譎的關系,“友好”二字被兩國翻過來覆過去說了無數次,事實上兩國也確實做出了一些傳遞和平友好的舉動,然而,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個毗鄰的國家都很強大,便成了天生的宿敵,有意無意的,兩國間仍存在著許多敵意和戒備,一些表面上的友好善意終究是表面的東西,做給自己看,做給外人看,敵意卻是永遠無法消除的。
這次的東郊演武為何針對吐蕃使團,大抵也有這么一層深意在里面。示威也好,震懾也好,表達的便是恩威并施的意思。
…………
主持此次演武的是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這人也是當今名將之一,曾是李建成的心腹將領,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時,在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等已授首的情況下,薛萬徹領兵瘋狂反撲玄武門,打得一干秦王府從龍老將手忙腳亂。
后來薛萬徹見收復玄武門無望,轉過頭又攻打秦王府,抄李世民的老窩。李世民大驚失色,急忙回軍馳援,卻仍無效果,差點被薛萬徹攻占了秦王府,殺盡李世民一家,直到后來尉遲敬德拎著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首級陣前示眾,薛萬徹所部這才軍心潰散,功敗垂成,一場幾乎已經成功的政變,差點被薛萬徹一人扭轉了結果,足可見其人本事非凡。
兵敗之后,薛萬徹率殘部逃竄至終南山,李世民念其本事超凡,多次派人勸降,薛萬徹這才歸降了李世民,被委以重任。
這是一位有著傳奇經歷的名將,領兵打仗的本事委實不凡,李世民曾將他與李績,李道宗三人并列,對薛萬徹統兵的能力,李世民曾有過評價,言曰:“萬徹非大勝,即大敗。”
這句評價有褒也有貶,說明薛萬徹與敵交戰的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頗具爭議,但不可否認,薛萬徹確實是貞觀年間少數幾個能稱之為“名將”的人之一。
今日的校場演武,薛萬徹作為右武衛大將軍,自然當仁不讓的指揮全局。
一名校尉從隊伍中匆匆跑出,到薛萬徹面前站定,薛萬徹一言不發,只遞給他三面令旗,分別是紅黑白三色,校尉接過令旗后行禮,轉身跑到隊伍前端。
薛萬徹扭頭面無表情地看了祿東贊一眼,見李素正含笑看著他,薛萬徹嘴角微微一扯,算是打過招呼,然后朝校尉揮了揮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获嘉县|
宁德市|
治县。|
蒲城县|
永和县|
望江县|
石首市|
城口县|
陵水|
时尚|
周至县|
巴青县|
武功县|
华宁县|
留坝县|
上饶市|
蚌埠市|
鹰潭市|
岳普湖县|
宽甸|
抚宁县|
商南县|
彭山县|
达州市|
东山县|
阿坝|
辉县市|
涞水县|
留坝县|
忻城县|
旺苍县|
永福县|
绩溪县|
翼城县|
孙吴县|
靖远县|
株洲市|
安多县|
沧州市|
肥西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