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三十四章 各自罷兵-《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提出公開比試招親是李素想出的解決辦法,這個辦法能夠一勞永逸把所有的麻煩一次性解決。

    吐蕃要娶文成公主,真臘王子也要娶文成公主,公主成了香餑餑,被兩國反復爭搶,一邊是大軍壓境,另一邊有著大唐急需的新稻種,事情似乎陷入了一個解不開的死結,誰都無法做到兩全其美。

    幸好李素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不算上策,但終歸能讓矛盾稍微緩和一點,祿東贊不敢真的發動戰爭,其實反過來說,如今大唐的國庫空得能跑耗子,何嘗不是一樣打不起一場戰爭了?大家互相威脅,各自強硬,其實也只是放嘴炮罷了,心里都一樣的心虛,生怕對方當了真。

    從大早上請祿東贊校場觀閱演武開始,李素和李世民便配合著布下了一個局,這個局針對的是吐蕃使團,大唐悔婚確實干了一件背信棄義的事,吐蕃人占住了道理,處處宣揚大唐君臣的卑劣,李素要做的首先便是堵住祿東贊的嘴,這個局說起來很簡單,四個字可以概括,“軟硬兼施”。

    首先讓震天雷閃亮登場,用最震撼的攻城效果狠狠震懾祿東贊和吐蕃使團的心靈,重重打壓吐蕃得理不饒人的氣焰,令他們心有顧忌,在四處宣揚大唐君臣壞話,到處亂放嘴炮之前先想想大唐的利器,衡量一下是否得罪得起大唐,放完嘴炮后會不會產生什么惡劣的難以挽回的后果,或者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態度方面要不要收斂一點,畢竟人家有著滅國的實力,一只獵狗面對一只雄獅狂吠幾聲,雄獅懶得理它也就罷了,若是繼續不依不饒繼續這么狂吠下去,說不得雄獅便會發飆,一口咬斷它的喉嚨。

    校場演武之后,吐蕃人有了顧忌心理,接下來的談判才算順理成章,并且順風順水。

    然后便是拿捏住吐蕃人的把柄借題發揮,將這個小把柄無限放大,讓吐蕃人覺得自己犯下了一個大錯,已經引發了唐國激烈的反彈,兩國戰爭因為他們犯下的錯誤而一觸即發。而且這件事是他們理虧在先,所以才會導致唐國臨時悔婚,悔婚不能怪唐國,要怪就怪你們自己出了昏招,沒事發動大軍到邊境妄想撿便宜,我若還把公主嫁給你難不成你以為我們大唐犯賤?還是說怕了你們吐蕃猢猻?

    發展到這個地步,祿東贊明顯覺得自己已經變成了理虧的一方,心中莫名其妙的冒出一股心虛的情緒,左思右想覺得哪里不對勁,可偏偏確實是自己先干了理虧的事,沒有立場和資格指責唐國背信棄義。

    直到最后,李素提出廢棄和親,祿東贊終于急了,亮出了自己的底牌,李素也有數了,順勢便小小退了一步,和親可以不廢,但六國都遞上了求親國書,大唐不能厚此薄彼,公主只有一個,所以,你們自己爭吧,誰有本事公主便是誰的。

    一件原本理虧的事,被李素這么一運作,整件事竟完全扭轉了過來,現在大唐不僅不理虧,而且還掌握住了主動權,讓吐蕃人不得不答應李素的條件,乖乖地放低了姿態,與其余的五國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參與爭奪文成公主的比試。

    所以說,穿不穿越的并不重要,帶著前世的記憶又怎樣?知道前后五百年又怎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知道下一刻它即將馳向哪個方向?所以,帶一顆管用的靈醒的腦子比什么都重要。

    **********************************************************************

    領著部曲隨便晃了一圈,大唐和吐蕃之間解不開的死結就這樣輕松解決了。

    李素回到家的時候,祿東贊已派人快馬飛赴兩國邊境,撤回在邊境上游蕩的五萬兵馬,并且向太極宮正式遞交國書,國書的內容不再是指責大唐背信棄義,而是請求李世民同樣撤回兵馬,兩國再次回到和平的正確的軌道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南县| 金阳县| 花莲县| 日土县| 丰镇市| 新巴尔虎左旗| 夏津县| 米脂县| 玉山县| 社旗县| 乐陵市| 平阳县| 永川市| 拉萨市| 海丰县| 吴堡县| 陆丰市| 武夷山市| 临沭县| 桃园县| 堆龙德庆县| 连云港市| 家居| 长寿区| 永济市| 麻江县| 余姚市| 稻城县| 安阳县| 如东县| 广安市| 台前县| 镇沅| 南宁市| 巴楚县| 高碑店市| 龙岩市| 六枝特区| 新疆| 长春市| 正镶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