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啟程-《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平淡而懶惰的新年元旦,太平村里一片太平,作為莊子里最大的地主和最有出息的年輕人,李素在年前便領著部曲們載著滿車的年禮,挨家挨戶給鄉親送禮。

    關中人的脾氣硬,通常不接受平白無故的禮物,幸好李素還沒恢復官爵,此時的他只是一介平民白身,而且在村里鄉親眼里仍是小輩,送禮倒也勉強順利,一通叔叔伯伯喊下來,幾大車年禮很快送完,送的都是實用的東西,綠菜,肉,麥面,還有幾尺粗布等等。

    到了元旦夜里,太平村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算是過了一個殷實的新年。

    送完了年禮,李素和許明珠一同到老娘的墳上祭拜了一一下,給老娘的墳頭除了草,夫妻二人跪拜喃喃念叨了一些話,這才回了家。

    回到家后,李素徹底癱倒在暖融融的屋子里不動彈了,連吃飯都恨不得讓許明珠一口口喂他,如同全身癱瘓的病人似的過了四五天,某天中午起床,李素忽然悲傷的發現……自己胖了!

    這個事實令李素驚出一頭冷汗,想象一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長著雙下巴,挺著大腹便便的肚子指點江山吆五喝六,那畫面實在太瞎眼睛……

    憂心不已的李素急忙找到鄭小樓,請求習武強身,立志成為一代高手,從此行走江湖,鋤強扶弱懲惡揚善云云,無奈高冷的鄭小樓一眼看出這位侯爺真正的意圖其實只是出汗減肥,于是非常冷酷地拒絕了李素的要求,認為李素在褻瀆他的一身高絕武功,李素氣急敗壞,拿扣發獎金威脅鄭小樓也無濟于事,李素只好悻悻放棄,轉身找到了方老五。

    方老五是厚道人,尤其是對李素非常感恩,李素但有所求,方老五有求必應,當即便拍了胸脯,保證將李素練成一代大俠,并強烈要求侯爺日后行走江湖時一定要帶上他,好為侯爺牽馬墜鐙兼壓陣助威,李素高興極了,興致勃勃地跟著方老五學起了功夫。

    可惜的是,方老五一身的本事都是沙場殺敵的真功夫,招式雖實用,但架子并不好看,練的是力氣和反應,再加上幾個固定的攻防動作,然后便只剩下掄著橫刀瘋子似的左劈右砍,李素耐著性子練了兩天后終于發覺……這套功夫的招式很不好看,自己如此這般豐神俊逸的翩翩美少年練這個,簡直就像絕色青樓名妓當著恩客的面摳鼻屎一樣難看,于是李素練功夫的第三天便斷然宣布自己已經出師,可以下山行俠仗義了。

    方老五欲言又止,但見李素無比堅定的模樣,終于同意他確實出師了,可以禍害別人了。

    練了兩天功夫的李素覺得自己身輕如燕,力大無窮,上可九天攬月,下可五洋捉鱉,唯一的遺憾是……減肥效果不明顯。

    想想自己前幾天還在嘲笑魏王李泰那個死胖子,結果現世報來得如此猝不及防,李素憂愁得兩頓沒吃飯,然后……發現自己瘦了。

    ****************************************************************

    留在長安大半年,祿東贊終于準備啟程回吐蕃了。

    李世民重新冊封了一位文成公主,很巧的是,這位新封的文成公主也是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兒,這位女兒甚至是自告奮勇主動請求出嫁吐蕃松贊干布。

    具體的原因很復雜,江夏王府看似歡樂和祥,實則暗潮洶涌,宅門大了,爭斗自然多了,妾室與妾室,妾室與侍女丫鬟,管家與雜役等等,里面的人際關系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混亂江湖,這位自告奮勇請求出嫁吐蕃的庶出女兒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大抵也是宅門內爭斗過后的約定俗成的結果,換來的條件無非是妾室娘親在王府的地位能拔高一點,自己得了這個公主的封號,將來兒子的地位不至于低下,從此這個庶出的女兒也不必在王府過那種處處被嫡出子女欺辱的日子。

    挺好的,算是無奈之下的皆大歡喜。

    三省六部已將陪嫁吐蕃的嫁妝準備妥當,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大唐下了大力氣,嫁妝也是皇室嫁女的最高規格。

    一大清早,長安城延平門外,車隊浩浩蕩蕩一望無際,牛車馬車上滿載大唐的各色特產,從絲綢綾羅到佛書經卷,從精美瓷器到佛像卜筮,滿滿當當裝了數百輛大車,不僅是嫁妝,送嫁的隊伍也異常龐大,這是嫁妝里的重頭戲,而且是李素的手筆。

    祿東贊啟程前,李素特意又進了一次太極宮,在甘露殿內與李世民密談了兩個多時辰,李素出宮后,太極宮內馬上傳出了圣旨,指令三省六部網羅長安城各大寺廟的和尚以及專門建蓋廟宇的工匠,隨同文成公主出嫁吐蕃。

    和尚傳播佛法信仰,工匠建蓋華麗的廟宇樓閣,如今的吐蕃境內信奉的是苯教,大抵是糅合了天竺佛教和本地巫教的精義而成的一種頗為古怪的教派,所以吐蕃人對佛教并不排斥,反而非常歡迎,包括贊普松贊干布在內的吐蕃貴族,對佛教都甚為推崇,如今大唐派遣如此多的和尚和工匠,為吐蕃傳播佛法教義,建蓋廟宇高堂,祿東贊幾乎沒怎么猶豫便答應了。

    熟讀中原圣賢古典的祿東贊,終究還是著了道。

    戰國末年,諸國爭霸,秦王政執掌秦國,韓國懼秦國勢大,恐其吞滅,遂遣水工鄭國入秦,勸說秦王修建鄭國渠,秦王政慨然應允,此渠耗秦國人力物力資財無數,也確實削弱了秦軍,遲緩了秦王政一統天下的時間,修建一條水渠,大大削弱了秦國實力,奈何當時秦王勢成,任何計策都難擋秦王橫掃六國的大勢,韓國終究還是被滅了國。

    那條名叫“鄭國渠”的水渠,如今就在李素的涇陽縣不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全長三百余里。

    李素向李世民所諫者,便是這條弱敵之計。

    成千上萬的和尚陪同文成公主出嫁,這些和尚撒到吐蕃境內該是多大的一群禍害,長年累月給勤勞勇敢的吐蕃人民洗腦,四大皆空,萬事皆空,什么都空,種糧食是空,軍隊操練是空,加固城防是空,反正吐蕃境內全是空,就沒一處實在的東西,再加上數千大唐工匠入境,專給百姓蓋廟塑佛,以后百姓們沒事便跪在佛像前神神叨叨懺悔許愿,呆萌呆萌的吐蕃人民不種糧,不練兵,吐蕃耗費大量的國力去修蓋廟宇樓閣,數十年以后,鬼知道吐蕃是個什么樣子。

    李世民得李素獻計,不由龍顏大悅,據說甘露殿內狂笑聲整整一夜不歇,嚇得宦官以為陛下發了瘋,連太醫署都驚動了。

    今日延平門外旌旗招展,人馬如潮。

    作為相愛相殺似敵似友的冤家,李素自然也來城外相送祿東贊。

    大唐送別吐蕃使團的場面很隆重,長孫無忌和房玄齡代表李世民親自出城相送,三省六部官員大多也來了,人人臉上堆滿了如沐春風的假笑,一副殷殷惜別依依不舍的模樣,祿東贊的演技也沒讓大家失望,不停的握著這個,拽住那個,甚至連眼眶都紅了,恨不得改換國籍在長安城永久居住的樣子,刻意營造的惆悵惜別的延平門外,大唐和吐蕃眾人各自互飆演技,劇情感人,情感細膩,此處當有掌聲……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清水河县| 和平县| 沙河市| 察雅县| 深州市| 监利县| 若羌县| 阜新市| 梁山县| 那坡县| 会宁县| 中卫市| 玛多县| 静海县| 屏东县| 新源县| 平山县| 丽江市| 义马市| 西充县| 平乐县| 宁海县| 南木林县| 玛纳斯县| 县级市| 宁都县| 绿春县| 余干县| 东城区| 滁州市| 台南县| 崇阳县| 香港 | 正宁县| 博湖县| 延吉市| 开化县| 武隆县| 舟曲县| 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