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貞觀大閑人》
第(2/3)頁
“沒錯。”李績沉聲道:“高句麗……隋唐兩朝之痛,陛下既是被萬邦推崇敬畏的天可汗,豈能不親手除此勁敵以耀廟堂?兩朝歷代帝王沒能完成的事,陛下若能完成,‘天可汗’之名方算坐實了,日后史書上亦可對陛下蓋棺定論,更何況,當初隋朝連征高句麗皆慘敗而歸,那可惡的高麗王竟然將我關中將士的頭顱砍下來,沿途壘成京觀以耀武,如此奇恥大辱,焉能不報?”
李素漸漸露出明悟之色,道:“陛下打算在東征之前先把內憂處置妥當,國中必須有東宮太子監國,也需要得力的臣子輔佐,所以,陛下最近這連串的動作才會顯得有些匆忙,一切只因大唐要東征高句麗了?”
李績點頭,嘆息了一聲,神色頗為復雜。
李素眉頭不自覺地皺了起來:“舅父大人,陛下為何突然有東征之念?”
李績嘆道:“數月前,新羅使臣來朝,向陛下哭訴高句麗將新羅和大唐之間的6路斷絕,斬殺搶掠新羅商賈百姓,國中兵馬調動頻繁,似有吞沒新羅之意,陛下遣使入高句麗,嚴旨命高句麗權臣泉蓋蘇文馬上撤回兵馬,就在上月,泉蓋蘇文遣使回復陛下,不愿接受陛下的王命,陛下龍顏大怒,遂有東征之念,而且是御駕親征。”
李素沉聲道:“如今陛下可有調動兵馬糧草?”
李績道:“上元節過后,刑部尚書張亮已奉旨離京東去,開始為東征就地征調糧草,最遲不到半年,大軍便將動了。”
李素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李績看了他一眼,道:“你覺得不妥?”
李素嘆了口氣,道:“當然不妥,太不妥了……陛下一生南征北戰,戰無不勝,我擔心這次東征怕是會將陛下的一世英名付于流水……”
李績眼皮一跳,急忙道:“你覺得大唐此戰必敗?”
李素嘆道:“縱然不敗,卻也難勝,多半會是個兩敗俱傷的結果。”
李績神情愈凝重。
李績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一生大小百余戰,自是經驗豐富,若換了旁人這么說,李績只會冷笑兩聲,再下一個“狂妄輕浮”的評語,可是此刻說這番話的人是李素,李績卻不得不正視了。
李素年紀不大,但李績從來不敢低估自己的這個親外甥,滿朝文武都沒人能無視他說的話,因為李素有這個分量讓人駐足聆聽,因為李素一旦正經起來,從來都是言之有物,而且甚少說錯。
“兩敗俱傷?子正何出此言?”李績沉聲問道。
李素抬頭掃了他一眼,輕聲道:“舅父大人是百戰將軍,凡戰者,先必師出有名,其次是看天時地利人和,最后便是正奇互輔,舅父大人仔細想想陛下這次東征,它……果真有必勝的把握嗎?小甥就算不說,想必舅父大人心里多少也有幾分遲疑吧?隋朝文帝煬帝兩代帝王數次東征,不是大敗便是無功而返,陛下也不想想,若高句麗那么容易被征服,早在隋朝時便該將它納入版圖了,為何直到現在那高句麗仍在活蹦亂跳?”
李績的臉色愈晦澀,沉默許久,長嘆道:“老夫這些日子想了很久,也是越想心里越不踏實……”
李素道:“我覺得……東征還未到火候,陛下這次實在太急了些,帝王一念興兵,來日若敗了,傷的可是我萬千關中子弟的性命啊,舅父大人,咱們還是盡量勸勸陛下暫息東征之念吧,待到再過幾年,我大唐國庫殷實,將士操練精湛,正是兵強馬壯之時再征高句麗,勝望比現在高得多。”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秀|
唐河县|
凤凰县|
孝义市|
黄冈市|
永城市|
祁门县|
桂平市|
新建县|
洪洞县|
吉隆县|
隆回县|
大石桥市|
永昌县|
彭山县|
汤原县|
扎鲁特旗|
突泉县|
文水县|
峨眉山市|
富锦市|
西和县|
祁东县|
涞源县|
安塞县|
宜春市|
江城|
济阳县|
桃江县|
孟村|
吴江市|
翁源县|
镇巴县|
积石山|
颍上县|
安阳市|
郸城县|
郁南县|
黄平县|
扎囊县|
泽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