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苦心勸諫-《貞觀大閑人》
第(2/3)頁
隨著李素一番解析,李世民微微動容。
見李世民深思的神色,李素不由悄悄放下了心。
誠如李世民自己所說,他并非一個聽不進勸諫的帝王,只要說得在理,李世民就算不納諫,至少還是能聽下去的。
良久,李世民忽然扭頭看著他,道:“子正,這兩年來,你前前后后在朕面前,不止一次力保侯君集了吧?你究竟為何如此保他?”
李素嘆了口氣,這個問題,李世民已不是第一個問他的人了。
身邊很多人都不解,都覺得李素有大好前程,而且與那么多名臣宿將交好,為何偏偏一次又一次地跟一個謀反逆臣牽扯在一起。
憑心而言,李素其實也覺得自己如此力保侯君集未免有些過了。只是這一次,老天安排他遇到了侯杰被欺凌,故人之子,落魄至此,李素能不管么?當然,既然管了,不妨順便也給自己謀點什么,所以,這次保侯君集的原因,跟當初的情分并無太大的關系,利益的原因占了一大半。
迎著李世民不解的目光,李素坦然笑道:“陛下,大唐的名將眾多,他們每一個人都能獨領三軍,為大唐攻城拔寨,屢立功勛,只不過,咱們大唐的名將再多,卻沒有一個是多余的,他們一個都不能少,少一個,便等于抽掉了承重社稷的一根柱石,這是臣的想法,陛下覺得呢?”
李世民再次動容,神情陷入深思。
良久,李世民緩緩道:“你的意思,讓朕赦免侯君集?”
李素直視李世民,道:“殺不如恕,侯君集這次若能被赦還,此生必對陛下忠心耿耿,絕不會再生二心,陛下,圣君治人,先誅心,再收心。”
李世民似乎并不意外李素的表態,反倒是臉上露出了笑容,道:“難得子正有情有義,侯君集能識你,實為今生之幸也。”
李素見李世民避而不表態,情知李世民仍未做出決定,不由淡淡一笑。
“陛下,不談當年君臣情分,只看眼下的情勢,陛下籌謀東征已久,朝中諸將皆在陛下的謀劃之中,將來東征高句麗,陛下必然是要親征的,那些老將們也會隨侍帝側,可以說,他們每一個人都用得上,臣相信陛下甚至連哪位將軍領多少兵馬,從哪條路出征,攻打哪個城池等等,這些具體的戰略部署都已有了安排,那么,如今西域突然叛亂,陛下的這盤棋已被打亂,若是調派一位將軍去平西域之亂,陛下原來的東征部署也隨著亂了,朝中的將軍們不能動,這個時候除了侯君集,陛下還有更合適的西征主帥人選嗎?”
看著神情愈動的李世民,李素接著道:“侯君集,他是突然多出來的一位將軍,是陛下計劃之外的將軍,而且經驗豐富,有過蕩平西域經歷,熟悉西域風土和諸國形勢的將軍!”
李素嘆息一聲,道:“臣實在想不出,除了侯君集,還有誰能勝任西征主帥一職,陛下,當初侯君集雖然參與了謀反,可憑心而論,他并未做出任何對陛下不利的事,那時他若以自己在軍中的聲望登高一呼,想必陛下平定謀反會比預想中的麻煩得多,可事實上侯君集什么都沒干,反倒是在雙方鏖戰正酣之時跪在太極宮門前請罪,甘愿自縛就擒,說他預識時務也好,說他不負忠心也好,他終歸只是稍稍走錯了一步,然后馬上回到了正途,如今大唐正是需要的他的時候,陛下為何不能徹底恕過他曾經犯下的小過錯,讓他繼續為陛下所用呢?”
李素說得口干舌燥,而李世民神情微動,卻還是沒有表態,李素嘆了口氣,心中有些失望。
大殿內,李素該說的話說完了,君臣二人陷入了沉默。
李世民擰著眉頭,不知在思索著什么,李素則端著茶盞,神思不屬地啜著茶。
茶早已涼透,一名宦官躬身上前,為李素撤下茶盞,很快給他換了一盞熱茶,然后朝李素友好地笑了笑。
殿門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一道老邁佝僂的身影出現在殿外。
李素定睛一看,原來是久違的老宦官常涂。
常涂依舊板著一張死人臉,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欠了他不少錢似的,面對李世民時也沒有半點笑意。
“啟稟陛下,安平侯府出事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公安县|
阳江市|
闸北区|
虞城县|
定结县|
玛纳斯县|
肃南|
红桥区|
微博|
通州市|
奈曼旗|
温州市|
湾仔区|
杂多县|
屏东县|
邯郸县|
双江|
平远县|
苍山县|
栾城县|
习水县|
汶上县|
岢岚县|
寿阳县|
旺苍县|
尉氏县|
巫溪县|
仁布县|
阳信县|
姚安县|
正镶白旗|
垦利县|
周至县|
遂溪县|
秦皇岛市|
宁乡县|
辽阳市|
察隅县|
宣化县|
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