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貞觀大閑人》
第(1/3)頁
李素一直認為李泰不算壞人,盡管當初與李治爭奪太子之位時,彼此有過一些暗地里的交鋒,可李泰仍是有底線的,并沒有做過什么傷天害理的事,彼此將爭斗的范圍控制在宮闈朝堂之內。
雖然不算壞人,卻也算不得什么好人,李泰骨子的清高傲氣,還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心態,對貧賤平民沒有敬畏等等,這些都是他的毛病,也是李素看不慣他的原因。
顯然李泰并未意識到這一點,如果說爭太子失敗有很多原因的話,李泰的傲氣便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出身天家,博學多才,篤定自己是未來大唐太子的唯一人選,對百姓的同情心也只是建立在施舍的心態上,這樣的人如果當了皇帝,一定不是好皇帝。
李素的話很不客氣,簡直是赤裸裸的打臉,李泰滿臉通紅,瞪著李素的目光里帶著幾許心虛,似乎他也意識到自己委實說錯了話。
李素嘆道:“自從陛下冊立晉王為太子后,你便以失敗者的姿態怨天尤人,殿下有沒有自省過,其實你根本不適合當儲君,更不適合當大唐下一代的帝王?”
說到這個問題,李泰心中怒氣頓生,冷笑道:“對,我不適合,李治那個毛都沒長齊的娃子適合,他從小性格懦弱,從來不敢與人爭斗,明明應該屬于自己的東西,他也不主動去爭去拿,這樣的人當了國君會把大唐帶上怎樣的境地?若有異國番邦犯我疆境,他難道給敵人割地賠款跪地乞和嗎?”
李素嘆了口氣,道:“看來你對你的親弟弟一點都不了解,李治看似懦弱,實則很有主見,而且骨子里剛毅堅韌,既有君子之風,又有圣君氣象,更重要的是,李治對百姓子民有仁慈和敬畏之心,他若為帝,實為天下百姓之福,這一點,你做不到。”
李泰怒道:“憑什么說我做不到?我也可以仁慈,也可以對百姓敬畏,圣君該做的事,我都能做!”
李素嘆道:“你現在可以這么想,如果有一天你當上了皇帝,天下再無一人能制約你,你還會這么想嗎?沒人逼你去做什么,施仁政,行圣道,全看帝王發自內心的意愿,心中真正懷有‘仁義’二字的人,才能帶給百姓福祉,才有資格成為天下共主,才能令百姓士子歸心,捫心自問一下,你果真心懷仁慈么?看看眼前的這些貧苦百姓,你的憐憫果真是出于真心,而非施舍么?”
李泰仍不服氣,冷冷道:“我若未帝,可以一勞永逸解決他們的貧苦!”
李素搖頭:“不,你解決不了,我知道你想怎么解決,無非是興兵伐鄰,發起征戰,征服異國廣袤無垠的國土,讓百姓們能種更多的地,收獲更多的糧食,對吧?”
李泰哼了一聲,道:“有何不對?”
李素指了指四周的村民,冷笑道:“那么,問題來了,看看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青壯差不多都死光了,將來你若欲興師征伐,誰來為你征戰?難道讓這些婦孺老人抄著刀上戰場么?”
李泰爭鋒相對道:“大唐人丁千萬,再過幾年,孩子都長大了,他們便能為我征戰四方。”
“然后呢?打仗總要死人吧?孩子長大成了青壯,接著戰死沙場,再留下一批遺腹子在貧窮中長大,繼續為你征戰,繼續死人,那么,你問問自己,你剛才說能解決他們的貧苦,照你的思路,果真解決了么?年復一年,一代又一代,百姓們永遠是你棋盤上沖鋒陷陣的棋子,世世代代無窮無盡……”李素說著說著,忽然憤怒起來,漲紅了臉喝道:“他們世世代代欠你的啊?生下來就活該為你去拼命,去送死嗎?你算什么東西,要讓這些無辜貧苦的子民為你送命?而且還是一代又一代!你的這種思路,與暴君何異?”
李泰嚇了一跳,見李素憤怒的模樣,李泰嘴唇囁嚅幾下,終究不敢再說什么。
李素神情有些疲憊,長嘆道:“殿下可知去年的東征,咱們大唐一共折損了多少將士么?”
“近十萬!”
“殿下可知,咱們大唐共有多少戶,其中老人多少,婦孺多少,青壯多少?他們有多少人在挨餓受凍,多少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多少良田因為缺乏人丁耕種而荒蕪,多少村莊因為青壯戰死而成了老人村,寡婦村?”
一連串的問題,令李泰瞠目結舌,訥訥不能言。
李素嘆道:“你什么都不知道,你只想當太子,當皇帝。”
李泰沉默。
李素看著他,笑了笑,道:“想不想知道李治打算如何解決百姓的貧困?”
李泰抬頭盯著他。
“其實這個村莊李治也知道,去年我與他說過此事,他當時第一個念頭和涇陽縣令一樣,每年給村莊賑濟糧食,或者將整個村莊的老人婦孺遷移到另一個村莊去,后來他發現這個辦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因為天下的貧困,并不止于這一個村莊,若他將來當了皇帝,必須有長遠睿智的目光,廣闊如海的胸襟,仁愛子民如待父母,東征結束后,李治覺得大唐未來至少十年內不能發動大規模的對外征戰,帝王和朝臣的主要精力將由征伐異國改換到民政民生上,鼓勵興商,開墾荒地,減免稅賦徭役,促進民間生育,推行真臘稻種等等……”
李素笑道:“殿下,這是李治未來執政的方向,將來他若為帝,朝堂的主要任務便是大力發展民生,讓百姓逐漸脫離貧困,不求全民皆富,至少大唐社稷的子民們不再挨餓受凍,只要勤勞,每個人都不會餓肚子,李治要做的,便是子民的‘溫飽’二字,如果他在位期間能做好這件事,那么,未來青史上的名聲絕不遜于你父皇,甚至尤有勝之……”
指了指遠處好奇圍觀自己的孩子們,李素嘆道:“這些孩子若在李治的治下,他們長大后不會被朝廷征召為兵,不再過著沙場上朝不保夕的廝殺日子,他們只會拿起農具,唱著歌,下到地里干活,用勤勞換取收獲,娶個婆姨生幾個兒子,多開墾幾畝荒田,多收幾斗糧食,平安喜樂活到兒孫繞膝那一天,最后壽終正寢,了無遺憾地瞑目。”
“殿下,這就是你和李治的本質區別,你心里想的是不斷發起戰爭,征服更多的國土,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來證明你比你父皇強,說到底,你是為證明自己而活著的,可是你偏偏忘了,大唐的百姓子民們經不起你的折騰,你若為帝,將是天下子民之大禍,而李治,則有仁君氣象,他不愿意稱王稱霸,只想本本分分發展內政,休養生息,讓子民過上好日子,實現大唐真正的盛世光景,貞觀已近二十年,期間每年必有征戰,民間人丁糧食損耗巨大,李治要做的是盡力恢復民間的元氣,而你,卻是變本加厲……”
李素盯著他的目光漸漸凌厲起來:“所以,你不能當皇帝,如果你一定要當,我會用盡一切辦法,不擇手段地反對,不是為了李治,而是為了蒼生。”
李泰臉色蒼白,卻努力擠出一絲冷笑:“你在標榜自己的偉大么?”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壤塘县|
栾城县|
日土县|
尚义县|
安龙县|
淮南市|
澄城县|
正定县|
灌云县|
通海县|
太仓市|
凤凰县|
军事|
中西区|
余姚市|
双峰县|
开阳县|
疏勒县|
如皋市|
连云港市|
襄汾县|
苏尼特左旗|
蕲春县|
张家界市|
綦江县|
喜德县|
察雅县|
剑河县|
鸡东县|
繁峙县|
永寿县|
永春县|
凉城县|
金山区|
莎车县|
金乡县|
屏东县|
黄梅县|
宝清县|
宁夏|
图木舒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