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等到他反應(yīng)過來,說出去的話已經(jīng)是覆水難收。
聽到男人跟李芮說話,李奧身子緊繃,根本不敢回頭看。
下一秒,李芮嘲弄,“到時候我們結(jié)婚,一定要讓我哥坐主位。”
李奧,“……”
……
有了這個插曲,春節(jié)那天李奧缺席。
美其名曰,是小酒館在春節(jié)的時候生意太好。
這理由太假。
長樂縣一個小縣城,小酒館的生意哪里能忙碌到這個份上。
不是說過年過節(jié)喝酒消遣的人沒有,而是大部分人的喝酒消遣地方都會選擇在KTV之類的娛樂場所。
能喝酒,能唱歌,還能搖兩把色子活躍下氣氛。
小酒館這樣的地方,太安靜,沒有過年的氣氛。
李父和李母得知李奧春節(jié)不在家,嘴上沒說,實際上老兩口在廚房里忙活的時候沒少念叨。
尤其是李母,邊念叨,邊抹眼淚。
“事情怎么就發(fā)展成了這樣。”
“大過年的,李奧一個人在店里。”
“我到現(xiàn)在都后悔,早知道當(dāng)初就攔著他們倆談戀愛了。”
李母小聲哽咽說話,眼淚跟斷了線的珍珠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
李父聽著,心里不是滋味,但礙于李芮他們還在客廳,壓低聲音勸她,“行了,這個世界上哪里有后悔藥吃,別想了。”
說完,李父又道,“待會兒你包完餃子,我給李奧送去小酒館。”
李母知道李父的用意,抬手抹眼淚,“應(yīng)該的,再把炒菜也打包一些。”
臨近中午,李父按照李母的指示,拎著給李奧打包的大包小包的飯菜出門。
李父不會開車,騎的是一輛搖搖晃晃的自行車。
這自行車跟著李父有些年頭,乍一看瞧不出什么,仔細(xì)看就能看出年代久遠(yuǎn)。
大過年的,路上其實沒多少人,都在家呆著呢。
李父一路左拐右拐,最后在李奧的小酒館門口停下自行車。
停穩(wěn)不算,擔(dān)心被盜,他還俯身給自己的自行車加了一把大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