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沉醉中,張小卒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展開了入微心境,不是為了欣賞先生的美貌,而是破天荒的看起了學生手中的書卷,隨著先生的領讀,一字一字,一行一行地默念起來。 人生第一次,張小卒發現讀書識字一點也不枯燥,這些比鬼畫符還讓人頭疼的字,突然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了。 不由得心想:“若能天天來此聽課,我保正很快就能把字識全咯。” …… “倉癝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儀疏。” …… “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 “命里有時終于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 張小卒聽著念著,有些詞句他不知其意,有些詞句使他心頭豁然,奉為至理,牢記心中。 不知不覺,到了課休時間,蘇錦解散課堂。 竹林小院頓時熱鬧起來,一群五六歲年紀的學生自學堂涌出,有的著急忙慌的往后院茅廁跑去,有的在院子里嬉笑玩耍起來,有的依然在教室里埋頭苦讀。 還有一些發現了張小卒的存在,也不怕生,走到近前打量起張小卒,有膽大的甚至問起了張小卒名字,來這里做什么。 張小卒被幾個小孩吵得頭疼,正想邁步離開,等下一節課開課后再回來,不料蘇錦走了過來,一句話趕走了幾個問東問西的學生,替他解了圍。 直面大軍沖殺尚且無懼的張小卒,此時直面蘇錦,竟沒來由的一陣緊張,慌忙施禮道:“在下張小卒,見過先生。先前無禮冒犯,驚擾了先生講學,請先生責罰。” 蘇錦沒有搭茬,而是冷著臉,冷言冷語地問道:“誰派你來的?蘇翰林還是都天祿?所傳何話?” 她真就把張小卒當成傳話人了,所以開門見山,不愿多說廢話。 由她說話的語氣不難看出,她對蘇翰林和都天祿這兩個人非常不待見,乃至是厭煩。 張小卒雖然聽得一頭霧水,但是卻被嚇了一跳。 都天祿這個名字他沒聽過,可蘇翰林這個名簡直不要太響亮。 張小卒相信,在帝都這一畝三分地上,除了皇宮龍椅上坐的那位叫這個名字外,應該——不,不是應該,是肯定沒有第二個人敢叫這個名字了。 聽著蘇錦直呼蘇翰林名諱時不恭不敬的語氣,張小卒腦子有點懵,想象不出眼前這位看上去只有二十幾歲的女先生是何等身份。 “沒人派我來,是在下自己來的。”張小卒心里雖震驚不已,可并沒有耽擱嘴上的回答。 “你自己來的?”蘇錦柳眉微皺,對張小卒的話表示懷疑。 “在下是順著朗朗書聲一路尋過來的,千真萬確,不敢欺瞞先生半字。”張小卒言語肯定道。 “哦”蘇錦點點頭,似是信了張小卒的話,冰冷的神色頓時緩和許多,隨口問道:“那你不知道這云竹小院是不準外人隨意靠近的嗎?” “在下不知,請先生恕罪。”張小卒答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