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進入大雷音寺的寺門,是一條兩丈多寬,順著山體向上延伸,一眼望不到盡頭的石階。 這條石階據說有八萬九千九百九十九階。 名九重劫梯。 據說佛門弟子每往上攀登九千九百九十九階,就會經歷一重佛劫。 當經歷九重佛劫,攀上最高處,見到大雄寶殿,即可得證大道,望見真佛。 在九重劫梯的兩邊,分散著一座座巍峨山峰。 這些山峰一座比一座高。 每座山峰上都修建了一座雄偉的佛殿。 所以大雷音寺又稱萬佛殿。 每座佛殿里都住著一位得證大道的佛子。 佛子們每隔半年或是一年,都會進行一次開壇講道,給門徒們講解佛經奧義,幫助他們脫離苦海早修正果。 眾佛歸位即是指佛子們回到各自的佛殿。 眾佛歸位夾道迎接登門的賓客,此乃大雷音寺最高規格的接待禮儀。 清渠此刻便受到了這一至高禮遇。 “小僧千華,恭迎清渠上人!” 清渠沿著九重劫梯向上攀登千余階,一位佛子從左邊山峰上的佛殿里飛上高空,雙手合什,居高臨下地俯視著清渠喊道。 其生若炸雷,在重重山峰間不斷回響。 伴著他的聲音,體內迸發出一股氣勢,壓向清渠。 居高臨下是為欺客。 聲音驚炸是為驚客。 氣勢壓迫則是赤裸裸地驅趕。 這顯然不是在歡迎清渠,而是要給他一個下馬威。 而這個千華佛子不過是天圣境的修為,竟也敢以下克上不把清渠放在眼里,更是赤裸裸地輕視和傲慢。 “千華佛子客氣了。” 清渠執手回禮,并不生氣,繼續向前走去。 對這種不受待見的境遇,來之前他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小僧千崇,恭迎清渠上人!” 往前沒走兩步,右邊山峰上的佛殿里也飛出一位佛子,同樣的居高臨下,同樣的生若炸雷,同樣的氣勢壓迫。 “千崇佛子客氣了?!?br> 清渠面帶微笑,執手回禮。 “小僧千瑜,恭迎清渠上人!” “千瑜佛子客氣了。” …… 就這樣,隨著清渠不斷攀登,九重劫梯兩旁山峰上的佛殿里的佛子一一出來對他表示“熱烈歡迎”。 清渠皆客氣回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