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延遲消息-《蘇子籍結局》
第(2/3)頁
“第一就是朝廷本身收入有限。”
為什么無論是前朝,還是本朝,都沒有什么賑災的習慣?自然是因全國各地年年都有各種災情,有些地方甚至時不時就會來一場,次次都賑災,朝廷哪里有這么多銀子?
“第二就是強干弱枝。”
岑如柏立刻懂了,各省各郡縣,都得解銀上交,地方上其實沒有多少錢,偏在這種事情上,朝廷把責任扣在地方上,地方官府有錢就去賑,沒錢就閉嘴、自認倒霉,想從朝廷求得銀子,很難。
而能有銀子賑災的地方官府,又能有多少?同樣不多!
就像順安府,以往一旦出了水災,災后最先緊著做,其實是配合治水衙門去修一修水利,再出一筆銀子,幫著農人補種莊稼,這兩筆銀子用出去,府庫基本就光光了,哪里還有銀子賑饑?
雇用人力,修筑設施,這更是大筆開銷。
現(xiàn)在蘇子籍用的“以工代賑”的辦法,其實賑災與雇傭,是可以結合,但是銀子哪來呢?
沒有銀子,別的郡縣想學都沒有辦法。
“第三就是災能擴田。”
聽到這里,岑如柏也不由沉默了,是,每到災年,百姓只得變賣自己田地來渡過災荒,而官紳地主就可以擴充一次。
岑如柏勉強笑了笑:“公子,朝廷早有定策,年年登記的百頃田就是明證。”
不要把朝廷當傻瓜,地方官府的一個責任,就是拆分巨額田地,凡是登記到百頃田的人家,二代必拆,不拆就衰。
事實上由于多子多孫,下一代不用拆分,就自然分了,很少能完整傳遞到一人手里去。
可就算這樣,還是有不少人孜孜不倦擴田。
想到這些,岑如柏心中不但不懊惱,還慶幸自己當日選擇,不是選擇跟著公子做事,哪里有現(xiàn)在的驚喜?
能想到這點,公子就勝過大部分人。
他這個人,其實對個人榮華富貴并不怎么上心,也正因這樣,反更不容易被人收服,但現(xiàn)在,岑如柏能清楚聽到自己胸腔里快速跳動的心臟,一種野望,在心頭慢慢彌漫開來。
“建功立業(yè),于民有功焉!”
“當年太子時,自己眼巴巴的投靠上去,不就是因為太子給了希望,能刷新政治,而林國公子,也是這樣。”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潼南县|
延安市|
革吉县|
澄迈县|
连州市|
宜丰县|
酉阳|
宁河县|
海宁市|
玛沁县|
金乡县|
察哈|
贵州省|
苏尼特右旗|
漾濞|
定襄县|
将乐县|
清远市|
若尔盖县|
武定县|
通州区|
寿宁县|
汾阳市|
宁远县|
锡林郭勒盟|
合肥市|
九龙县|
兴海县|
理塘县|
临安市|
阿拉善右旗|
定襄县|
曲松县|
麻江县|
兴安县|
当阳市|
济宁市|
阿克|
镇原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