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四章 江夏之戰(二)-《三國之蜀漢再起》


    第(1/3)頁

    漢建興四年,即魏黃初七年、吳黃武五年秋八月

    石陽城南的大江江面上

    渣權將己方龐大的水師兵臨石陽城下,臉上不無得意,忽悠間,渣權嘴角綻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伸出右手,再用食指輕輕向前一壓,淡然地對身后諸將道:“此戰,寡人誓取此城!”

    渣權坐艦上,陪乘的有揚武中郎將、江夏太守孫奐,振威將軍、溧陽侯潘璋,安東將軍、蕪湖侯徐盛,昭武將軍、當陽侯朱然等

    孫奐作為吳國宗室,孫堅四弟孫靜的兒子,渣權的堂弟,此刻看著堂兄站在船頭大放豪言,微微皺眉,講實話,對于此次趁人之威(離曹丕掛掉才過三個月)式的進攻,孫奐是不抱太大希望的。

    他添為江夏太守(實際只控制長江南岸諸縣),作為進攻和監視文聘的橋頭堡,深知北邊那位仁兄不好惹,想乘魏國舊主新喪、新主初立的時候撈點好處,怕是沒那么容易。

    況且,他對自家大王的軍事才能也十分擔心,這點從國家治所的頻繁更立中已顯露無疑。

    話說自主上執掌江東大業以來,東吳的政治中心從沒定下來過,一直是主上在哪都城便在哪兒。

    赤壁大戰前后一段時間,孫劉兩家如膠似蜜,諸葛亮到江東盛贊秣陵:“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勸主上定都于此。

    兩年后,大耳(劉備)和主上同游秣陵,大耳亦力勸主上都秣陵。

    建安十六年,主上正式移治秣陵,建石頭城,改秣陵為建業。然后近十年間主上便一直從建業出兵北伐淮南、徐州,期間除了一次皖城大捷,其余一無所獲。

    后來呂蒙白衣渡江,占據荊州,主上為了防備劉備興兵報仇,曾移治公安(劉屬荊州的政治、軍事中心)。后來火燒連營,大耳被陸遜一頓狂攆,再后來吳蜀議和、西無戰事,主上學關羽興沖沖跑去打襄陽、樊城……不克,反倒自己鬧得灰頭土臉。

    眼見魏國襄樊防線嚴密穩固、無有缺漏,主上又盯上了江夏文聘這廝,拋下個諸葛瑾鎮守公安,隨即遷都武昌,打算換個地方、換條路子試試。

    但孫奐在這里和文聘王八瞪綠豆,大眼瞪小眼地相持這么久,深知文聘不是個任人揉捏的軟柿子,大王這次怕又要鎩羽而歸了。

    樓船船頭,銀甲銀盔的孫仲謀迎風傲然而立,這一刻他的心中升出萬丈豪情。

    雖然,吳軍不能從江面上直接攻擊石陽城,但就這龐大的水師、大軍壓境的恢弘氣勢,亦將在心理上給與敵軍震懾,使其膽寒。

    說不定,還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功效。

    雖然孫權也知道這種便宜好事發生的可能微乎其微,但…………對一個貴二代來講能裝一次逼總是不錯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寻甸| 江口县| 龙口市| 阿拉善右旗| 博白县| 应用必备| 大城县| 互助| 介休市| 科技| 武安市| 长阳| 新密市| 镇平县| 桐城市| 肇州县| 峨山| 即墨市| 利津县| 类乌齐县| 隆安县| 潜江市| 鄂托克前旗| 米脂县| 灵宝市| 三江| 绥化市| 苏尼特左旗| 乡宁县| 江口县| 且末县| 开原市| 公主岭市| 洱源县| 彭阳县| 满洲里市| 衡山县| 屏山县| 南皮县| 汶上县|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