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是的。老師曾以其他,是個剛正不阿的人。從小時候開始就喜歡打抱不平。他在越級舉報前,曾聯系老師,老師告訴讓他匿名舉報,觀察風向,被他拒絕。他說他的提交的材料都是真實發生的,他不怕查。” “時代進步,網絡發達后,許多不為人知的黑暗被曝光在大眾的視野下,是件好事。” 希望能有契機讓他的案子重新回到大眾視野,還他一個清白。不止對他有個交代,也能告慰我父親的在天之靈。 “喬伊在學校的處境愈發艱難,上課時還好些,課間、三餐和放學回宿舍時最難捱。據說有女生為了不讓她休息,潑濕了她的床,在床上放滿垃圾,在她的水杯里放些臟東西。” 從溫敘言的話語里,我感受到了一股窒息和無力感。 如果我長時間生活在那種環境中,我恐怕無法堅持下去。 我默默地聽著,沒有說話。 “喬伊支撐不下去,申請轉學被拒后,她決定退學。退學那天,她被捉弄的渾身濕透。高中的女孩子身體已發育,盛夏單薄衣服,讓她成為一些男生肆意窺探的對象。一時間教室里口哨聲四起,不堪入耳的話語,無比刺耳。” “施硯看不下去,拿出校服裹在她的身上,護送她一路出了學校。他本想打車把她送回福利院,車子行駛到半路,被一群混混攔了去路。他們指名道姓,讓喬伊留下。那群混混有幾個是熟臉,經常進出局子。” “司機不想惹事,在施硯報警時催促他們下車。施硯請求司機,讓他們在車上待到警察趕來。有個混混掄起手中的棍子,打在前機蓋子上。司機被嚇到,解鎖打開車門,混混強行拉開車門,將喬伊拖下車。” 那些霸凌的人怎么能那么可惡,逼迫喬伊退學,還要傷害她! 我有一股氣梗在胸口。 “施硯怕他們傷害喬伊,跟著一起下車,想護住喬伊。那些混混成天在社會上游走,打架斗毆是家長便飯,施硯只是一個身材單薄的高中生,在他們面前毫無戰斗力。或許是有信念支撐著他,在他們要帶走喬伊時,他沖過去,扯開那些混混,籃下他們,給喬伊爭取到逃跑時間。” “喬伊本來已經逃走,見施硯被他們圍著毆打,她折返回去,想要幫助施硯。最后……”溫敘言沒有說下去,“等我接到施硯電話,趕到醫院,喬伊已被送回病房。欺負她的那三個男生是社會上的閑散人員,入獄后,他們的家人得到了一筆錢。出獄后,他們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他們是受人指使?他們家人得到的那筆錢,是封口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