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景帝半晌沒有說話,只是審視著方正一,眼前的情況也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 頃刻后,他開口道:“你可知你在說什么?吳王造反,他與其勾結,就算是反賊。” “朕當眾砍了他已經算是仁慈了,你現在還讓朕賜他鴆酒,給他一個體面?” “陛下,吳王造反事關天家顏面,此事宜低調處理,臣這也是為陛下考慮。”方正一不卑不亢道。 景帝面色古怪的看了他幾眼,又看向他身旁的李元照問道:“你又來干什么?” “兒臣聽說此事,跟著一道來瞧瞧。”李元照還是笑呵呵的樣子。 “那你認為看待此事呢?”景帝問。 “兒臣認為老方說的有道理,張時乃兩朝老臣,不能只因一次錯誤便蓋棺定論。兒臣認為如果只是簡單從重處罰,恐怕會讓其他人寒心。” 聽李元照說出這番話,景帝心里莫名的松快了一些:“你繼續講下去。” 李元照點頭:“人皆有私心,犯錯也在情理之中。兒臣近日常在東郊,那里百姓不下數百,私下里偷盜者不在少數。” “兒臣發現重罰固然能震懾一時,卻不能從根子上解決問題,長時間下來總會有人再行偷盜之事。” “經此一事,兒臣便給下面訂立規矩,起初一切從嚴治理,如有發現便將違規者跟其他涉事者一并扭送官府,可事后發現效果不佳,其余人因處罰過重心中了有池魚之慮,做事時也是心不在焉,臣每下去聞訊情況也都閉口不敢言。” “那些偷盜之人也并非盡是好吃懶做之輩,甚至不少人稱得上是兢兢業業。動輒重罰,下面便議論兒臣不念舊情,往往打消了積極心。” “所以兒臣想,管理之道貴在賞罰合度。” “處罰的本意是為了保護或是激勵其他人,殺人已經是最重的處罰,無論怎么殘虐最后不過是一死而已。但如果嚴懲過當讓朝臣們寒心那便是得不償失了。” 屋內的臣子紛紛張大了嘴看向李元照,眼里全是迷茫。 不對啊太子不是跟方正一學的混不吝見人就懟么?如今怎么變成這個樣子了? 寬宏雅量,仁慈大度,活脫脫的仁君之相啊! 原來那個上躥下跳的太子呢?!真被方正一給教育出來了? 想到此處,不少老臣滿心寬慰,頓感國家前途有望,伸出袖子擦了擦眼角 方正一心里也滿是欣慰。 看來太子真的成長極快,自己走的這段時間沒少忙活竟然還研究起管理學了? 景帝則是徹底震驚了,深深地看了一眼李元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