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寫的內容竟然被許溫書給改了! 相對他寫的那一版來說,后改的措辭用語讓人容易接受的多。 但是關鍵的一點是本來他諫言是開一府之地作為試點,結果給改成了橫江府轄下的一個縣。 但事已至此,方正一也只能耐著性子聽。 由于只限于一縣之地,不少人也沒表現出強烈反對的態度。 畢竟,只有一個縣,就算鬧翻了天還能有什么影響呢? 待郭天養說完,景帝目光掃遍群臣,開口道:“許卿,你先講一講吧。” 許溫書躬身道:“回陛下,臣之所以力諫寬商皆是有據所循。” “市面財貨流通,無非四步。生產、分配、流通、銷售。這首尾兩步尚無問題,但是中間的分配與流通卻是干系甚大。” “糧食連年豐收,以往沒有土豆紅薯等高產作物之時,百姓憑借家中勞力尚且只能勉強養活一家,而無結余。如今不但能養活全家,甚至還能多出不少糧食。” “而這些糧食正要靠商賈收購再在市面銷售,百姓賣了糧有了錢,便去購置新衣等家用,如此便有促進了生產。” “據臣所知,今年京城內修建的雇傭超過百人的手工作坊,竟然不下二十家,這可是此前從未有過的景象呀。足可見民間百姓對貨物需求的大漲。” “如此一來寬商勢在必行!就算不為別的,也要考慮到那些因糧食高產而產生的閑漢,百姓萬不能憊懶在家,無所事事。” “但寬商一事不能一蹴而就,還需循序漸進,所以臣遍閱了京畿歷年上報的所有賬目,挑出了橫江府內的平萬縣,此縣地處橫江府要地,連接四方,正是平日貨物往來頗多之所。以此為寬商試點,再合適不過,望陛下明鑒。” 景帝輕輕的點著頭,一手敲打著御案。 群臣則是若有所思,剛才許溫書所講的內容有種似曾相識之感。 這不是最近幾日半山日報連續刊登的內容么?講的就是生產、分配、銷售之類的話。 沒想到半山日報里的內容,許溫書竟然有如此高的評價? 大殿內沉默了良久,景帝才開口道:“諸位愛卿可還有話要說?” 下面一陣低聲討論,方正一的目光在人群中不斷巡視。 今日這事看起來倒好辦了,只可惜許溫書這個老東西把一府換成了一縣。 平萬縣他也了解,確實還算是個不錯的地方,如果經營的好,影響力也未必會差。 眼下既然他已經開口了,那就沒有再更改的可能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