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火燒榮江屠城的事情呢?” “還沒查到能用的。” 滄浪抿了抿唇神色有些冷沉:“當年榮江傳出疫癥謠言,戾太子被迫返京之前下令封城,所有能查到的記錄都是榮江是因瘟疫絕城,后又遭天災水患淹了整個縣城,半點縱火屠城的消息都沒有。” “當年那附近州縣的官員呢?”棠寧問。 滄浪說道:“有些因為賑災不力早就被處斬,有些時隔多年不知去向,還有兩三個倒是節節高升,督主讓人去查他們,已有暗衛混進他們府中了。” “那就繼續查,只要他們知情,總能找到破綻。” 這么大的事情,能活下來的要么是全不知情,要么就定然是跟當年的陸家、安帝沆瀣一氣的。 時隔二十年,所有人都以為事情已經過去,當今圣上是當年得利的罪魁,陸家也成世家之首穩居朝堂,那些人得了好處安享富貴多年,怕也不會防備著再有人會掀出此事,這種情況下用些手段未必就不能撬開他們的嘴。 棠寧摸索著手中信紙:“我等下寫封信,你讓人給阿兄送過去。” 滄浪點頭:“好。” 棠寧起身繞過碧紗櫥后,等去了一旁書房弄好筆墨,她才將蕭厭送回來的那些信攤開放在桌上。 撇開那兩張提及狄家和鎮安軍事情的,另外一張信紙則是只有寥寥數言,皆是問她安好。 他說,離京不過數日,就已嘗相思之苦。 他說,途徑陽平時看到了一株極好看并蒂蓮,本想采摘送回京城,但想著以她性子瞧見了定會說他不知惜花,他就只趁著趕路入夜休息時,親手雕了一株并蒂蓮送了回來。 明明是一樣的筆跡,可信紙上的字卻好像溫柔下來,如同阿兄在她身前慵聲絮語。 棠寧拿著信封將先前摸到的東西倒出來時,瞧見那小巧的桃木并蒂蓮發簪,忍不住就彎了眉眼。 她滿是歡喜地摸了摸簪子上并不算精致的并蒂蓮,又將其插在發間試了試,把玩半晌才平靜心緒開始回信。 京中和書院的事情簡單寫了之后,又提及狄家事情,北陵之人賊心不死,對狄家生擒不成怕是會起了殺心,叮囑蕭厭萬事當心,她這邊也會派人留意城外事情,若尋到狄家母子蹤跡會第一時間將人暗中攔下。 她說了縉云在江南調查的事,也提起先前陸寅尋來,她欲挑撥他追查關氏、鋮王之事,將他當成留在陸家暗樁。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