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哎喲還真是。” 看到熟悉的人了,這些腿腳麻利的嬸子們立馬倒騰著腿兒走過去。 “是知音小丫頭回來了?” 沈知音身上掛著的奶瓶,背著的小包包都是他們熟悉的樣子。 小姑娘依舊是那精致干凈的小模樣,比他們村里的娃娃都要好看都要白嫩。 “嬸子們好。” 她還是很有禮貌的,就是一個個喊過去太麻煩了直接喊了個嬸子們。 “好好好……你這是找到你爸了?” 沈知音媽媽是誰這村里人還是知道的,但除了村里幾個老得都快走不動路的,基本沒人知道沈知音是沈之琢的外孫女,他們更不知道沈之琢才是他們村輩分年紀最大的老祖宗。 沈知音媽媽就是從他們村里出去的大學生,但她爸爸是誰還真沒人知道。 “不是。” 她搖頭,對那個素未謀面的爸爸沒有任何想法。 “是我親戚家。” “我?guī)煾冈谏缴系陌桑俊? 一個扛著鋤頭的大叔道:“沒呢,你師父下山來找沈二大爺喝酒呢,現在估計在村里那棵老槐樹下聊天。” 沈知音點頭,讓沈修楠搬出一箱櫻桃分給了在場的人,小孩子們拿著櫻桃開心地蹦蹦跳跳。 嬸子叔叔們臉上更是樂開了花,一個勁兒地夸沈知音漂亮,禮貌等等……反正他們能想到的好詞匯都車轱轆似的說了出來。 沈知音:寵辱不嬌.jpg 劉老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找他小師叔了,但得有人帶路才成啊。 沈家兄弟三個好奇地打量著沈家村,老爸說這里也是他們老家。 他們的爺爺當年也是從沈家村離開去當兵的。 沈知音熟門熟路地帶著他們往村子里去,沈家村有棵很大的槐樹,就長在村子的小溪邊上,那邊有個寬敞的平壩,平時天氣好的時候村里的老人都喜歡端著小板凳聚集到那里聊聊天啥的。 沈之琢是背對著他們的,穿著一身灰仆仆的道袍,腳上踩著拖鞋,他的頭發(fā)是長發(fā),灰白的頭發(fā)被梳成了個道士發(fā)髻,就是梳得不怎么好,許多碎發(fā)都四面八方的支棱著,看起來有些亂。 他翹著二郎腿,一點不見外地從旁邊老頭兜里抓了一把瓜子兒嗑,腳邊還放著一個玻璃瓶裝的白酒。 一個老太太正在吐槽自己孫媳婦又懶又饞。 沈之琢嗑了個瓜子兒:“咋懶咋饞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