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臨證指南醫案·肋痛中就有說,肝著,肋中通,勞怒致傷氣血。”
方彥繼續說著:“肝著的說法最早見于醫圣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其中有說‘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br>
“方醫生您真是博學多才?!?br>
患者笑著道:“我這個病看過不少醫生,不少人都找不到病因。”
“這個病在現代醫學來看就是一個神經官能癥,至少目前是這樣的認識,因為從各種檢查中很難確定病因,但是在中醫看來,無非是考慮痰飲淤血留滯?!?br>
方彥笑著解釋道:“《黃帝內經》中也有說法,從《黃帝內經》的觀點來看,這個病之所以和肝有關系,正是因為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
“肝氣在散精的過程中,因為風寒影響,從中焦食氣變化出來,經肝散出來的這部分水谷精微,這部分說是飲不全是,說是血,也不全是,停而不行,屬于似飲非飲,似瘀非瘀的這么一個東西,著于脈絡,所以把它稱之為‘肝著’?!?br>
方彥一邊開藥一邊解釋,然后把藥方遞給患者。
其實方彥的這一番解釋,一方面是說給邊上的余晨星聽的,雖然余晨星還沒有接觸過中醫,基本上聽不太懂,但是學中醫,剛開始的一個概念是很重要的。
“聽懂了沒有?”
等患者離開診室,方彥笑著問余晨星。
“沒有?!庇喑啃菗u了搖頭。
“你現在還沒有接觸過中醫,聽不懂很正常,不過從剛才的患者,你應該要明白,中醫的很多觀念,很早就有了,要學好中醫,首先要多讀書,讀好經典,基本上十之八九的病癥,在各種經典中都能找到的,剩下的一二,就是靠自己去悟。”
方彥笑著道:“如果你能把經典讀懂,能掌握十之八九,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醫生了,中醫和西醫是完全不同的,學好中醫,就能治療一些西醫無法確診,無法辨明病因的病癥,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中醫肩負的使命?!?br>
“嗯,我記下了。”余晨星點了點頭。
“方醫生在帶徒弟?”
診室門口,傅學平走了進來。
“傅主任還在慶城?”
方彥笑著起身招呼:“我還以為副主任已經回云州了?!?br>
“打算明天回去?!?br>
傅學平道:“在慶城逗留了幾天,這幾天都在醫療小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