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色徹底昏暗。 一場大雪,開始洋洋灑灑,一片片飄落在廣袤的關中平原。 長安城,東市! 雖然天降大雪,此時的人群,卻比以往更加擁擠。 此時,房贏的“牛痘法”已經廣為流傳,加上長安沒有爆發大規模的瘟疫,人們已經不再恐慌,自幾日前,街上的人流便多了起來,但是今天格外多。 因為,東市有熱鬧看! 這個熱鬧還不是一般的熱鬧,是砍頭…… 中國古代有“刑人于市,與眾棄之”的觀念,在市集中執行死刑,成為歷朝歷代的傳統。 長安的行刑點,就在東西兩市。 唐朝中晚期,西市的獨柳樹是主要刑罰地,因為安史之亂前,“獨柳樹”這個名字并沒有出現過。 安史之亂后,這個名字才頻繁在史書上出現。 至于現在的初唐,行刑點一般都在東市……西北角處有一個高坡地,正好處在十字路口上,東西走向的正是春明門大街,這個地方就是,狗脊嶺。 此時,刑臺上已跪滿了死囚,旁邊還黑壓壓跪著一片。 “這么多人?得有六七百名吧?” “差不多,據說這幾名宿老,殿前指責陛下昏庸,導致大唐連年遭災……” “瘟疫不是被房遺愛克制了?” “他們事先不知道唄,還往圣人身上潑臟水。” “有病吧?貞觀朝才消停幾年?忘了十八路反王大殺四方的時候了?” …… 聽著圍觀的人們議論。 大理寺少卿孫伏伽,坐在高臺上,面無表情的望著臺下的一切,等待時間。 死,也是有講究的。 《唐六典》規定:一般平民、低階官員皆在市場公開處死;五品以上官員如非犯惡逆以上的罪行,準許在家中自盡;七品以上、皇族、婦人犯非斬刑的死罪,都在隱密處,處以絞刑。 鄭家這一支。 從官職上論,還沒有一個上五品的, 只能公開處刑,無法享受到高級官員帶來的體面,這也是斬首示眾的目的: 聽話,不然下一個就是你! 午時三刻。 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的第一位狀元孫伏伽,注視著刑臺,淡淡命令道:“開始行刑。” 砰! 犯人們的腦袋被按在木墩上,露出脆弱的脖頸。 儈子手高舉屠刀,干凈利索的手起刀落,一顆人頭“噗通”一聲掉在了血泊里。 然后馬不停蹄。 一波一波的犯人被帶上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