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夜。 王珪病世。 消息當晚傳開,長安震動。 次日清晨,李世民素服舉哀,并命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贈王珪為吏部尚書,賜謚號為懿。 王珪一生,幾經沉浮。 隋開皇十三年,被召入秘書省任奉禮郎,因涉漢王楊諒謀反,攜老母退入終南山。 大業十三年,李淵入關中稱唐王,由李綱推薦,珪被請入長安。 武德元年,授太子中舍人、中允,輔佐李建成,與好友房玄齡、杜如晦支持的秦王李世民分庭抗衡。 武德七年,涉儲位之爭,流放巂州。 武德九年,玄武門事變,李世民外舉不避仇,召王珪入朝。 從此賢臣遇明君。 王叔玠從諫議大夫做到黃門侍郎,再升侍中,終于在貞觀四年,迎來了高光時刻。 那一年,貞觀最強宰相團形成。 那一年,房玄齡為左仆射,李靖為右仆射,魏征為秘書監,溫彥博為中書令,王珪為侍中,戴胄為戶部尚書。 雖然少了房杜cp。 綜合實力卻更強了。 這個宰相班底,匯集了當時最杰出的人才,精明強干,勤于國事,正式開啟了貞觀盛事。 王珪有拜相之才。 同時具備很高的個人操守。 他能恩能報,對自己身處貧賤時曾經幫助過他的人,盡力饋贈答謝,即使有的已經故去,他也盡心賑贍其家小。 許多孤寡貧窮的人,也常得到他的周濟。 …… 現如今,與魏征齊名,以敢犯顏直諫聞名于世的一代名相,生命畫上了句號。 皇帝失去“人鏡”。 大唐失去棟梁。 整個長安都陷入悲痛之中。 王家連夜搭設靈堂,里外站滿了宮廷禁軍,甲胄外穿著白衫,維護秩序。 靈堂設在前廳。 屋內素幔白幃,香煙繚繞,莊重肅穆。 王家以長子王崇基為首,領著親屬跪靈,一切都按照禮儀程序進行。 不多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