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世民霸氣說道:“爾等高談闊論,無非都是紙上談兵,朕只看結果!” “周朝實行封建制,國運長達八百年之久。” “秦朝實行郡縣制度,國運兩代而已。” “漢朝同時實行郡縣和分封,國運撐了四百年……” “這,便是朕看到的結果!” 李世民俾睨四顧,朗聲道:“朕不求江山萬世,因為總會有那些不肖子孫,把大好河山敗掉……” “朕只想,讓這大唐像是周朝一樣屹立八百年,這便足夠了! “諸位卿家,朕待你們不薄,連這點要求,你們都不能滿足朕嗎?” 言至此。 眾臣一片嘩然。 壞消息是:皇帝重啟分封,要開歷史的到車。 好消息是:皇帝沒有提這次的真實目的。 …實際上,事情到了這般地步,已經沒人知道李世民的真正目的了。 他是借著打擊門閥,實現一直夢想的分封? 還是借著分封,想去覆滅門閥士族?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朝堂眾人,包括房玄齡在內,已經無法分辨皇帝的真實想法了…… 不過沒有關系。 既然要辯,那就辯出個子午卯酉! 大唐不乏文人傲骨,怎會讓皇帝一意孤行? 來吧,擂臺已經搭好,開始排隊唱戲吧! 左庶子于志寧,率先站了出來,躬身道: “圣人,古今事殊,恐非久安之道,望陛下能夠慎重考慮,收回成命。” 侍御史馬周也上前一步道: “堯、舜之父,猶有硃、均之子。” “倘有孩童嗣職,萬一驕愚,兆庶被其殃而國家受其敗。” “正欲絕之也,則子文之治猶在;正欲留之也,而欒黡之惡已彰。” 馬周越說越有狀態,慷慨激昂:“與其毒害于見存之百姓,則寧使割恩于已亡之一臣,明矣。” “然則向所謂愛之者,乃適所以傷之也。” 李世民皺著眉問:“依卿所言,應如何處之?” 馬周答曰:“臣謂宜賦以茅土,疇其戶邑,必有材行,隨器授官,使其人得奉大恩而子孫終其福祿。” 文武百官對視一眼。 心想馬賓王這家伙也太能說了....你都把話說完了,我們說什么? 于是齊齊拱手: “臣附議。” 形勢再一次一邊倒…… 李世民望著下面黑壓壓的腦袋,臉色一陣陰沉。 他沉默了片刻,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朕決定的事情,不容更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