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燈光明亮,墻壁被照的發白,窗簾拉的嚴嚴實實。 顧春風不動聲色,像是踱步,背著手走到窗邊,又輕輕的撩了一下窗簾。 有窗戶,也有玻璃,但外面格外的黑,看不到一絲光亮。 窗戶是假的。 看看四周,頭頂、屋角、舞臺……攝像頭四處可見。 再想想來這里之前又是審查,又是學習,保密條例整整學了一周。 然后才開始挑人,但顧春風從業四十多年,第一次見這么嚴格的鑒定委員會的兩個老專家,只因裝有心臟起博器,直接被取消資格。 既便如此,依舊集中了五十多號專家,可想而知,這次的案子有多大? 轉念間,他又回憶了一下來這里的時候坐的是大巴,窗簾也拉的嚴嚴實實,但遠沒有這么安靜。 隱約間,他好像聽到過汽笛的聲音? 不是輪船,就是火車。 空氣有點潮,夾雜著淡淡的魚腥味,所以,這里十有**是碼頭。 二、提高認識,深刻理解此次協助的重要性,并發揮主觀能動性…… 話音落下,掌聲如雷。 “那朱所長肯定知道。” 顧春風暗暗猜忖,四周卻議論紛紛。 但總感覺有點不對勁語氣過于嚴肅了點,關鍵的是,第一次見領導開會,開場就警告的? 正胡思亂想,輪到關局長講話。 那這次的任務,規格得有多高? 國博和故宮的人更驚詫最后一位,就跟在成司長后面的,難道不是李老師? 正嘀嘀咕咕,會議室的門被推開,所有人下意識的看過去。 他也確實講了,但怪異的是,他不但講的少,還帶著點開玩笑的意味“又不是第一次合作,都知道怎么做吧?” “各位,我真不知道……” 所以,已經不僅僅是案子有多大的問題,而是涉案文物肯定非常非常的多,案值絕對超乎想像。 國博一幫研究員的聲音更大“明白!” 但這么多,級別和資歷還這么高,幾乎將文旅部下屬各單位最頂尖、最專業的專家全部集中了到了這里? 猜疑間,陸續坐定,書記敲了敲話筒 以故宮博物院文保科學研究處的劉處長為首,都樂呵呵的笑,聲音特整齊“知道!” “不知道哇?” “我看也沒差哪,案子肯定很大。” 這里面的所有人,頂多也就參加過本單位內,兼任副部的本單位領導主持的會議,而且大都是全體大會的那種。 “國博、故宮、文物局、首博……這是把京城最頂尖的專家一網打盡了吧?” 這真是第一次參加書記主持的會議,而且還這么多領導除部長外,部里排名靠前的領導全來了? 問題是,我們還什么都沒干呀? “首先,感謝各單位的支持,其次,我代表部里,向在座的各位表示歡迎……” 三、作風務實,責任到人,要有成效,還要有擔當……” 再之后,又是童院長,語氣相對溫和了一點。講到最后,他應該像關局長米局長一樣,再單獨給故宮的專家們講兩句。 講話很短,前后也就兩分鐘,會議室里再次響起掌聲。 書記、林館長、關局長、童院長、米局長、成司長……好家伙? “問題是鑒定什么?” 之后是米局長,措辭同樣嚴歷,語氣同樣嚴肅。 最后才是林館長,這位更絕,就說了三個字“配合好!” “顧主任知不知道?” 顧春風笑了笑,“老鄭,你不看我都退休多少年了?” 因為關局長說的更直白少擺資歷和架子,老老實實配合好! “你怎么不說為什么不派幾個院士過來?” “誰說的,你看社科院、中考所就沒來人。” 專家們面露微笑,使勁的鼓著掌,心里卻在犯嘀咕他們確實是第一次參加書記主持的會議,所以不知道書記的風格是不是本來就這樣。 “你以為是研究導彈?” 朱所長是知道一點,但基本都是他自個猜的,不是很確定,所以依舊搖了搖頭。 “廢話不是協助鑒定而已,搞的跟地下黨接頭似的?” 而場內的這些人,都是文物專家,所以,辦的只可能是文物走私案。 “那劉處長肯定知道?” 隨后,文物局下屬的監委會的專家們就知道了領導們就是意有所指……哦不,是連警告帶敲打。 “案子很復雜,案值也很高,影響超乎想像……為節省時間,在這里我不對案情再做復述,只強調幾點一,加強意識,提高服從性,協助辦案期間,堅決不允許倚老賣老,論資排輩的現象發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