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窗外樹枝“沙沙”,北平城的六月,風里都帶著希望和美好。 紅磚小樓很安靜,時間如指尖流沙,漸漸傳來“咚咚”的悶響。 許琛回過神,隨聲看去,一個鶴發朱顏的老人杵著拐棍腳步踉蹌。 老人藏青色的中山式西服,皮鞋擦的纖塵不染,骨架健壯,皮肉消瘦,很適配“退伍老將軍”的刻板印象! 許琛眼前一亮,許老爺守了幾個小時,就候著這位呢! 標準的“硬性”做派,一板一眼,手疾眼快攙扶住老人,許老爺摳摳腦殼,尊敬說:“老先生,請慢些。” 老人眼神渾濁,手臂被許琛攙扶,緊盯了幾秒,聲音洪亮:“年輕人,看你這個樣子,你就是許琛?” “老先生,我就是許琛。”許琛姿態很謙虛,倒不是“阿諛奉承”,這些老將軍都是“尸山血海”,流血流汗的老人,擔得住敬仰。 “你小子賊眉鼠眼,不是個好人。”老人砸吧嘴,笑呵呵道:“《如愿》是一首好歌,聽說這歌是你寫的,你今年幾歲了?” “18。”許琛汗顏,坦誠道:“老先生,我就想爭取點印象分,您看不違規吧。” “18啊,說話中氣十足,倒是吹號子的好手,就是弱不吧唧,伱小子文藝士都不合格。” 許琛坦率,雖然無恥,但還有幾分真性情,老人坐在椅子上,雙手杵著拐棍,就地“審察”,老流氓姿態:“小子,大爺我從來不受人糊弄,你想扣點印象分,倒要試試你的幾兩,說說吧,《如愿》這首歌的想法?” 許琛平心靜氣。 《如愿》是父輩和我們的故事,歌詞都是“小愛”,但這首歌卻有“大愛”的氣勢。 先輩拋頭顱、灑熱血,在黑暗的大地高舉著篝火,跋山涉水,篳路襤褸,開辟前路。 他們曾赤足淌過大河,赤手越過高山,嘗盡苦頭,最后苦盡甘來,甜的卻是我們。 “如果說,我曾苦過你的甜,我愿活成你的愿,愿不枉啊,愿勇往啊,這盛世每一天。” 許琛沒有刻意煽情,任何刻意煽情,都只是詆毀先輩受過的苦難。 他只是平靜的訴說過去的故事,描述現在的生活,這種差距,就是《如愿》,如先輩所愿,如民眾如愿。 陽光從窗戶照進來,落在老人的肩上,他的背佝僂著,卻比任何雄偉的山峰還要挺拔,擦拭著眼淚,老人笑罵:“你小子,老子一輩子只哭過三次,一次是送父母,一次是送袍澤,一次被你小子騙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