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原來在晉南活動的裝備上,勉強算是堪稱精良,但也嚴重缺乏炮兵的中央軍一個軍,也在今年被徹底打垮退到了黃河以南。剩下的這些八路軍對于日軍來說,威脅是肯定有的。但更多的是對于日軍駐外據點,以及對偽政權和鐵路線的威脅。 他們沒有火炮、缺乏重武器,對于城市來說基本沒有任何的辦法。炮兵略多一些的晉綏軍,眼下固守晉西幾乎無任何的反攻能力。在南關貨場修建的工事群,在設計上就沒有按照能夠抗住大口徑火炮直瞄射擊的水平。 從七七事變到四二年,這場全民族的抗戰已經打了整整五年。以一個農業國的國力,去對抗過日本這樣一個現代化工業國的中國,已經是打的是民貧財盡。別說原本就窮的八路,就連原來一向號稱財大氣粗的中央軍,都同樣窮的叮當三響。 除了幾個精銳軍之外其他的部隊,平均一個軍都輪不到一個炮兵營的配置。除了部分因為數量少,配置的相當分散的直屬炮兵之外,軍師所屬炮兵大部分都是以迫擊炮為主。威脅小,自然在工事的修建上,也就沒有必要付出那么大的代價。 要知道,日本人對任何事情一貫都是很小氣,算計的相當清楚的。永備工事修的越堅固,消耗的鋼筋、混凝土也就越多。對于缺乏攻堅手段的對手,日本人也沒有必要修建能防御一百毫米口徑以上火炮的工事。 不過今天日軍沒有想到,李子元第一刀只是虛張聲勢,第二刀就捅到了他們的炮兵陣地。七十五毫米山炮平射,對于他們的工事和碉堡,威脅還是相當致命的。第一炮也許不能徹底摧毀,但是幾炮下來可就扛不住了。 所以在發現自己的炮兵陣地丟失,一門山炮居然被八路奪走。而且八路居然還能將這門炮打響,雖說精度很差。但是對于整個核心工事威脅,可是實實在在的擺在那里。不奪回火炮,不僅對大日本皇軍的威名有影響,對核心工事威脅也太大。 而一旦丟掉了核心工事,那么貨場也就守不住了。所以防守貨場的日軍,在發現炮兵丟掉之后,馬上開始集中主要兵力向炮兵陣地反撲過來。試圖打掉威脅,奪回自己的榮譽。至少,也要把那門山炮給炸掉。 看到第一發炮彈打偏了不說,還把大部分日軍給吸引了過來。這個排長咬了咬牙對身邊的步兵連長道:“你集中火力掩護我,將炮在向前移動五十米,我今天要來一個大炮上刺刀。不管咋說,也和支隊長學過幾個小時的步兵炮使用,我就不信我今天搞不明白這個家伙?!? 聽到這個炮兵排長的話,步兵連長卻是搖了搖頭道:“不行,要打你就在這里打。那邊炮彈多得是,你一發發的打總會有一枚能夠命中的。再往前,你小子還要不要命了。你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支隊長可饒不了我。” 盡管炮兵排長對步兵連長的這番話有些不服氣,但那邊重新集結起來的日軍,又一起發起的反擊,卻讓兩個人已經無暇在爭執下去了。知道自己沒有步兵掩護,已經無法在繼續向前推進的這個炮兵排長,也干脆將炮彈一發發的打出去。 只是對于這種火炮還是第一次接觸的他,盡管勉強操作起來但是射術實在不精。無論他怎么調整射界,打出去的炮彈幾乎都是擦目標而過。忙的大冬天滿頭大汗,可就是拿那邊的碉堡沒有辦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