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皇上朝趙巍看去。 趙巍忙道:“啟稟陛下,臣在去濟南府的中途收到消息,琉倭大軍突襲,臣便沒有繼續(xù)往濟南府走,而是改道去了東營。 東營統(tǒng)帥不敢擅離職守,卻也心急如焚,便借給臣三千人馬回京援救。” 說著話,他從懷里取出一封信函。 遞給皇上。 “這是東營駐軍統(tǒng)帥給陛下寫的認罪書,無召入京,實因情況特殊,并非抗旨不尊,還望陛下恕罪。” 那信函瞬間就像是滾燙。 燙的皇上連伸手去接的勇氣都沒有。 當時他聽普元寺方丈的建議,強行推行軍權(quán)回攏,東營駐軍那邊,他斬殺了東營統(tǒng)帥麾下兩個副將,并且將東營統(tǒng)帥的妻兒母親全部接到了京都,這才逼得他上交兵權(quán)。 皇上一張臉火辣辣的難受。 抖了一下手指,接過那信函,眼底裹上惱羞成怒的怒火,“宣府的兵馬呢?” 趙巍一臉疑惑,“臣不知啊,臣借了東營的兵馬就急速趕回來,若是宣府那邊收到消息的話,按理說,應該比臣來的早啊。” 皇上捏著那信函。 轉(zhuǎn)頭看向兵部尚書。 兵部尚書立刻道:“得知琉倭大軍抵達大沽港的時候,兵部就往宣府發(fā)去救急令,之后更是一連發(fā)出十道催促令。” 卻沒有催來一個人。 宣府統(tǒng)帥,那是皇上親自指派的人。 當初,他推行軍權(quán)回攏,宣府統(tǒng)帥不愿意配合,他借著把人召入京都的機會,將人毒殺。 跟著便更換統(tǒng)帥,收回兵權(quán)。 皇上只覺得有些頭暈目眩。 他問罪傅珩,就是想要給自己先前強行關(guān)押傅珩找個臺階下,他篤定來的人一定是宣府的兵馬,想要給傅珩一個斥責,說他排擠同僚,獨占功勞。 結(jié)果…… 宣府兵馬竟然沒來! 御書房里一下沉寂下來。 傅珩冷眼看著皇上。 旁邊。 戶部尚書卻急的按捺不住,“陛下,外面天色越加陰沉,眼看大雨要來,京都尸體尚未處理干凈,城中百姓不少房屋被毀,流離失所,都需要安置,大戰(zhàn)之后容易瘟疫,若是遭逢大雨,雪上加霜。” 在傅珩他們抵達之前。 御書房里就在商議戰(zhàn)后修整的事。 城墻塌了要重建,需要錢。 百姓流離失所安置需要錢。 若是從前,皇上能坦然要求朝臣捐款,戰(zhàn)后重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