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很快,這則視頻立刻在網上發酵,越來越多的人看到。 加上秦浩宇投入推廣的費用,觀看人數達到百萬量級。 下面的評論,同樣非常多。 “更新了,真的更新了!沒想到有朝一日還能看到女神更新啊!” “以前女神就說要上大學,沒想到真的去了京都,也不知道大學生活好不好?” “這次是日常嗎?為什么要發自行車的視頻?” “什么自行車,這是共享單車,我們京都的人最清楚了,這是有個公司的新項目!” “女神騎什么都好看,我也要騎!” “……” 隨著李云霄的視頻發布,視頻的熱度居高不下。 也正是在這時候,秦浩宇公司的視頻,也發表了一條視頻。 這是制作的一條宣傳視頻。 一張張環境惡劣的圖片映入眼簾。 “長久以來,我們腳下的這片大地,環境越來越差。” “海洋的白色垃圾,空氣的惡劣指數,隨處可見的污染……” “也許,當時的你們看到的這一幕,并不能影響自己的生活。” “可這也許是一個開始,還有更可怕的環境毀壞,讓我們無法生存。” “保護環境,從你我做起,健康出行,綠色生態!” 而后,便是李云霄發布的那條視頻。 這個視頻同樣進行了推廣,受到不少人的關注。 尤其是選中了位置,讓更多京都的人看到。 “我的天,現在我們生存的環境,已經變得這樣惡心了嗎?” “這些環境被破壞成這樣,太難受了,以后我們的后代要怎么活下去啊!” “起碼少開車,對環境也好啊,沒有那么多尾氣污染了。” “說得對,咱們可以都試一試這個自行車出行,一切都是為了保護環境!” “出去一趟買點菜,拿個快遞,騎個自行車還是很方便的。” “貌似以后上下班我也能騎共享單車了,還能省不少錢呢!” 隨著這些評論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都對共享單車有了好感。 風評急轉直上。 在不少大學附近,經常能看到那些大學生們騎著共享單車出行。 場面異常火爆。 不少人也都騎著共享單車發視頻,分享自己的感覺。 那些上班族,離得近一點的,基本上全都換成了共享單車。 大學生們也都三五成群相約,騎著共享單車出去玩。 車停哪里都行,也不擔心丟。 最主要的,是能鍛煉身體。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