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向北目光微動,玲瓏真眼掃過對方周身,赫然看見其身上的浩然之氣,匯聚成一本古籍,上邊還跳動著二字。 仁義! “嗯?”陳向北心中一動,顯然是頭一回碰見這等情況,詫異難言。 這便是讀書人的浩然之氣? 至于仁義二字,應該就是其學術理念的象征。 而根據氣息強弱的判斷,陳向北幾乎能斷定,所謂的大儒,實則與道家的八重真仙一致。 盡管大儒在精神力方面格外強大,但在肉身方面,卻是要遜色不少。 可在書文氣的孕養下,大儒的肉身實力,還是能達到千川境的級別。 單是讀書就能走出圣路,當真是厲害啊! 也難怪讀書人都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絕悟。 在讀書人的眼中,在座的各位,不管是佛是道,都是垃圾。 隨著劉基的現身,現場的氣氛霎時高漲,身為仁義大家的大儒,劉基名聲煊赫,擁有大批的粉絲,在目睹自己的偶像后,他們都快喊破喉嚨了! 而臺子的另一側,主張依法治國的羅翔也現身了。 他的出場,絲毫不比劉基遜色絲毫。 大周的種種弊政,衍生出許多信奉法治的讀書人,他們無一不以羅翔為榜樣,事事依法,事事斷于法。 同樣,陳向北也在羅翔的身上看見了法字的氣息。 此人本就生得挺拔高瘦,五官莊重,猶如一棵擎天巨木,加之其身上的法家氣質,如同判官在世。 兩人見面,便各自頓足不前,眼中都快能射出火花來。 但終究是名聲赫赫的大儒,秉承著動口不動槍的原則,兩人隔著臺子講述自己的理念思想。 然而,坐在二樓的陳向北卻聽得快要打起瞌睡了。 身后的二三十名手下同樣如此,一個個小雞啄米,跟聽天書一樣。 雖然能進東廠的太監,多少都通識文墨,可要論真學問的時候,認識的字全都組不起來了! 要不然,他們至于進宮? 早就到各大學宮鉆研修學光宗耀祖了! 可很快,臺上的二位大儒都按耐不住了,由最開始的講學,逐漸演化成互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