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年的他的確當得上‘武癡’二字。 若是沒有那份‘癡’,他縱然天資再高,以地球的環境,也很難很難在年僅二十余歲,不到三十歲時就達到化元期巔峰的修行極致地步! 也正是那一份‘癡’,讓他在發現了深藏于泰山深處的上古傳送陣之后,義無反顧的拋下所有,去追尋突破修行極致的未知路途。 沒有那一份‘癡心’,尹修當年也不可能做到那么決然,也不可能年僅三十出頭便甘愿因為一些上古的碑文傳說,面對一切都未知的所謂‘成仙路’就以身冒險。 “的確。家祖在世時,平日里閑暇便喜好丹青或書法來消遣。我當初從家父手中接手家祖所留下的那些東西時,整理了一番,其中不少的書畫中都有一些對故友的緬懷和追憶。其中也有提到您的?!? 出塵子道。 尹修感嘆了一聲,唏噓道:“難得昌平兄在我離去后還能記得我這個老友。只可惜,我回來的晚了一些,沒能再與昌平兄一同飲酒論劍,唉……” 這確實是讓尹修頗為惋惜和遺憾的。 只不過,他當初在修真界中的境況,也根本無暇去多想這些。那時候腦子里唯一的念頭就是不斷地修行,提升修為,變得更加強大。 以及…… 與一些仇家對頭的廝殺爭斗,還有爭奪寶物之類的。哪顧得上去想這些。 若非是他的修為出現瓶頸,苦修數年無果,怕是也很難完全的沉靜下心來去細細思量一些過往和除了修行以外的人或事。 如今尹修覺得自己的這次修行出現瓶頸對自己是有益而無害。若非如此,他又怎么能沉下心來去自思自省? 若是沒有這么一番自思自省,將來真的面對天劫時,恐怕還會有一番波折和災難。 尹修現在就感覺自己頗有那么一點逐漸褪去鋒芒,變得深沉內斂,如同洗盡鉛華,回歸自然與真我的意境。 這俗世凡塵,固然紅塵滾滾,然則,俗世的平凡也有著不凡之處。因為俗世才是‘自然’,才是蕓蕓眾生的生存之道,也是生死輪回的自然之道! 在這自然的平凡之中才能夠靜下心來,感受這最真實的平凡與自然,慢慢地尋找真我。 修真,不僅是修煉力量,也是尋求真我的道路……(未完待續。) PS: 好煩躁。。。不想碼字。。。不想干活。。。不想對著電腦。。。。。。。。。。。。。。。。。。。。。。。。。。。。。。作者菌已瘋。。。。勿念。。。。。。。。。。。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