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叔叔,我家的商會,每個季度都會發(fā)放給員工人手一本書籍,或是財經(jīng)、或是管理、或是創(chuàng)意,借此讓員工,感受到公司對文化的重視程度。” 上野原佐希娓娓道來,清寺龍彥一臉的若有所思。 養(yǎng)父附和著頷首:“我也有聽說過,某些公司,確實會把書籍當成一種員工的,額,福利吧。” 講到最后,養(yǎng)父語氣停頓了一下。 據(jù)過往報刊記載,免費的書籍背后,還連帶著一份強制性的讀后感,本來是好意滿滿的企業(yè)人文關(guān)懷,立馬變成了討人嫌的工作,惹得抱怨聲四起。 聰慧機靈的上野原佐希,一眼就勘破了養(yǎng)父的言辭遮掩。 “叔叔,我家商會,可不搞那套形式主義,讀后感寫與不寫,在于個人,不過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我們會設(shè)下各種獎勵,以此來激勵大家,踴躍的提升自己。” 養(yǎng)父出于顧慮,張嘴未言,清寺龍彥替他把話吐出: “佐希,沒認真閱覽寫下讀后感的,不會遭到管理層的惡意對待吧?” “不會哦,龍彥,沒寫讀后感的員工,既不會被扣工資,也不會取消獎金,不過嘛,對于那些想要往上爬的人來說,讀后感是必不可少的。” 上野原佐希話沒講透。 但在場的皆是有豐富閱歷之人,清寺家的倆大老爺們,都明白上野原佐希潛藏于話里的意思。 ——上野原商會的領(lǐng)導選拔機制,肯定少不了讀后感一環(huán)。 想想也是,企業(yè)費心費力的訂購一大批書籍,要是被眾人冷落,豈不是財意兩失。 比較一番,上野原商會的做法,要高明許多,不上進的人不挨批評,上進的人又如饑似渴。 “原來如此。” 清寺龍彥浮于口頭的客套言辭,得以叫上野原佐希,拋出對接的新話題。 “所以啊,叔叔、龍彥,我想拿這一板塊,來和你們做交易。” “佐希,你的意思是,”養(yǎng)父情緒有些不穩(wěn)定,忍不住的詳細確認著對方的意圖,“把上野原商會的購書渠道,交給小清寺書齋來消化。” 上野原佐希嘴浮笑意:“是這樣的,叔叔。” “整個上野原商會?” “是。” “每個季度都會訂購一批?” “沒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