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征丁十六衛-《亂唐》
第(2/3)頁
不過,宰相雖然禮絕百僚位尊權重,但在亂世時,卻沒有兵權更實在。
李隆基的心思一直在能與親之間徘徊,哥舒翰雖能,卻心志難料。楊國忠庸碌,然而是他既親且信之人,若非形勢所迫,又怎么能舍得將這樣一位善于揣度上意的宰相罷掉呢?
“圣人毋須憂慮,十六衛軍成了空架子,再征召良家子弟,充實軍中便是。我關中有戶口數十萬,人丁上百萬,何愁十六衛不能復太宗時舊觀?”
楊國忠的話讓李隆基心思活動了。自從開元末年廢除府兵制以后,大唐的府兵便被各地的邊軍所取代,而這些邊軍又是從地方上就近征召,在無形中為朝廷省卻了一大筆開支。而在李隆基的授意下,各地邊鎮的節度使也擁有了部分自籌自支的權力,這就進一步為朝廷節省了開支。
但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李隆基此前只看到了朝廷再歲入支出上捉襟見肘,便以各種權宜之計來填補窟窿,可又哪成想到,就是這一計又一計的昏招,使得各地節度使紛紛坐大,甚至對朝廷陽奉陰違的事也多有發生。
比起油滑的安祿山,更早引起李隆基猜忌的還是高仙芝。高仙芝竟然在未取得朝廷授意之前,公然對西域小國發動滅國之戰。因而,未免此人長久坐鎮安西尾大不掉,他才尋了個借口,以貪墨錢財為由,將其召回了長安。
卻想不到,真真有狼子野心的,卻是他曾經無比寵信的安祿山。
這些心思一股腦涌上心頭,李隆基也頓時警醒,強枝弱干,必然會使主干不堪重負而被枝葉壓垮。所以,強干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征召良家子充實十六衛軍楊卿可有方略?”
所謂征召關中良家子充實十六衛軍,原本只是楊國忠的即興之言,他哪里有什么成熟的方略。不過,他卻素有些急智,說道:“臣也是一時念頭突現,若圣人覺得可行,臣回去之后,會仔細斟酌征召之法,然后再請圣人裁奪!”
李隆基點點頭,暗暗贊了一聲,不為虛言,謹慎從事,的確比以前沉穩多了。看來這次罷相風波對楊國忠的影響不可謂不深刻。
“好,回去仔細斟酌斟酌,制定出幾套切實可行的方案,再報與朕知曉。”
此時,便殿上已經成了李隆基與楊國忠的君臣問對。邊令誠雖然自詡通兵事,在朝廷上也因為安西的監軍經歷,有著一定的地位。但他畢竟還是宦官,是宦官就要有個宦官的樣子,知道禮數進退。比如現在這般情形,凡是有宰相或邊將節帥與天子問對之時,若是多差一言,便是閑項上頭顱過的太舒服了。
至于程元振,他在禁中的地位便遠不如邊令誠,更沒有在這等事上指手畫腳的資格。在平時,他就連侍立一旁的資格都沒有,現在天子沒命他下去,才戰戰兢兢的站在了一旁。
只是旁聽宰相與天子之間談及國事,在這些宦官耳朵里可絕非什么舒服的好事。程元振渾身不自在,恨不得找個縫隙鉆出去,也不想聽這些機密事。
萬一哪一天今日殿中的議論泄露出去,又偏不巧被天子知悉,資歷最淺的他必然會成為天子懷疑的第一目標。到那時,又豈會有他的好果子吃?
可惜,天子就像將他的存在遺忘了一樣,只顧著與楊國忠越說越興起。直到太陽西斜,殿內燃起燭火時,天子似乎才顯出了疲憊的神情,楊國忠稱罪告退,程元振與邊令誠也隨之一并告退。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植县|
三河市|
禄劝|
大关县|
彝良县|
马边|
黄浦区|
宝山区|
金寨县|
上栗县|
班玛县|
莎车县|
阜新市|
阜新市|
沧源|
彝良县|
灵山县|
邵阳市|
东至县|
姜堰市|
汉沽区|
临洮县|
米易县|
于都县|
岳阳县|
苏尼特左旗|
兴安县|
顺平县|
贵阳市|
闸北区|
庆云县|
云浮市|
洛浦县|
永康市|
南通市|
温宿县|
胶南市|
宜兰市|
信宜市|
庄河市|
溆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