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心生考校意-《亂唐》
第(1/3)頁
尚書左丞已經是次宰相一等的官職,而且在尚書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韋濟究竟是如何手眼通天,竟能由一個官場失意的中級官吏,一躍而成了炙手可熱的官場紅人呢?一系列莫名其妙的變化使得杜甫內心有著太多的不可思議與難以置信。
但是,這些難以理解的奇事多了,杜甫反而不再糾結于其背后的因由,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轉到了為官一任究竟能做出些什么不負初心的事情上。這背后有人在運作也好,自己交了好運也罷,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已經得償十載以來難以達成的夙愿,便為此也不能空耗了此等千載難逢的機會。
不過,尚書省的吏部郎中雖然品秩不低,但在官吏多如牛毛的長安城里,也直如滄海一粟,杜甫想要有所作為,卻并不易。首先,他的頭上還有侍郎和尚書,再往上還有尚書省的一干大吏,乃至整個尚書省還有聽憑政事堂的規劃。
也就是說,留給他自由發揮的空間并不多,所謂為官一任要有所作為,也只能是在諸多的條條框框里做好上面派下的差事。然則,現在的朝廷,雖然內外危機重重,但整體的風氣卻是人浮于事。
諾大的公署中,肯于埋頭干事的實在是鳳毛麟角,只在吏部悶坐了三日,杜甫便覺得壓抑不已,透不過氣來,且對公署中的同僚們也都不假辭色,若有不妥處被他看見,也必然規勸一番。雖然他是好意,但在那些官場老油條來看,卻成了一種冒犯。
只因為尚書省上下都在瘋傳,杜甫能夠從衛率府兵曹參軍一躍而為吏部郎中,全賴宰相魏方進助力。也就是說,魏方進很可能是杜甫在吏部的后臺,是以官員們雖然都將杜甫看作異類,卻沒有哪一個人敢于公然為難他。
......
“聽說那個杜子美在吏部才三日功夫,就已經落了個萬人躲的名聲,不知中郎將看上了他什么?此人在郎中的位置上,老夫已經替他擔了不少風言風語,若想再進一步,只怕不易啊。”
秦晉平素低調的很,很少到政事堂中露頭,今日乃是奉了公事才不得已前來。只這一來,就難免要與宰相多說幾句話,尤其是門下侍中魏方進。老家伙雖然位居宰相,但卻在秦晉的面前從不拿捏架子。
別看秦晉只是個從四品的中郎將,但他硬是扳倒了如日中天,威懾朝野的楊國忠,致使新近入政事堂的宰相們都對他頗為忌憚,魏方進自然也不能例外。更何況,他收了秦晉的重禮,正所謂拿人手短,更是要對之客客氣氣了。
魏方進不明白,像杜甫這種脾氣秉性又臭又硬的人,在長安城多了去了,為什么秦晉就看中了此人呢?他百思不得其解,今日正好秦晉到正是堂來交涉公文,此時又沒有外人,便直言相問了。
秦晉一時不知如何回答才合適,畢竟他初時的起意,僅僅是改變杜甫求官不成,落魄至死的慘況。現在魏方進問了出來,秦晉便也要自我審視一番了,誠然,杜甫在后世盛名廣播的大詩人,更有詩圣的美譽。然則,作詩與施政必然是兩回事,比如奸相李林甫,此人不學無術,卻有著極強的施政能力,而杜甫到現在為止只在作詩上見長于世人,那么他的能力呢?能不能擔負起目下官職,以及更進一步的責任?
這些都是未知數,在經過了最初的沖動以后,現在又經過魏方進的提醒,秦晉覺得有必要將他放在一個合適的位置,加以歷練考驗,便如烈火試金一般,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知高下。
很快,秦晉就有了主意,他在政事堂交割公事完畢以后,又去見了同在政事堂的太子。李隆基終于一改此前的作風,不但讓太子李亨與聞軍國事,還會讓他負責一些無關兵事大政的差使。
比如現在秦晉請準太子的這樁差使,便完全在太子李亨的與聞范圍之內。
當秦晉出現在太子李亨所在的公堂之上時,太子李亨驚得下巴都快掉落下來,甚至于在他的眸子里還有一絲恐懼劃過。當然,這也許是多年來屢屢被天子打壓猜忌所致,但凡有掌兵的大臣與之親近,便會如坐針氈,生怕一個不慎害人害己。
但李亨畢竟已經是做了十幾年太子的人,很快就淡定如初,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秦晉,看著這個他十分看好的年輕人。
“臣秦晉拜見太子殿下!”
秦晉一絲不茍的做足了禮數,然后才在李亨的相請下起身就坐。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牡丹江市|
江安县|
巴塘县|
奇台县|
萝北县|
伊金霍洛旗|
浦东新区|
乐安县|
肇庆市|
平武县|
铜梁县|
许昌县|
漳浦县|
南城县|
武邑县|
迭部县|
祁东县|
灌阳县|
治县。|
慈溪市|
南投县|
腾冲县|
卢龙县|
威宁|
蕲春县|
沙坪坝区|
灵宝市|
朝阳县|
河东区|
雷州市|
留坝县|
崇义县|
蒲江县|
九龙县|
双鸭山市|
咸宁市|
清河县|
镇坪县|
岳普湖县|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