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送回辯冤書-《亂唐》
第(1/3)頁
因此,李隆基甚至不打算追究皇甫恪叛亂的罪責(zé),比秦晉預(yù)想中還要慷慨的對其進行了封賞,不但官職爵位一切恢復(fù)如舊,還赦免了他所有被牽連的族人,其實皇甫一族在長安的族人也僅僅剩下了血緣頗遠的幾個旁支而已。除此之外,又對皇甫恪唯一存活,在軍中的次子官進三級,另外還有諸多賞賜。
對叛亂反正的皇甫恪,李隆基尚且毫不吝嗇的予以封賞,其余人等則更是慷慨至極。從高仙芝到秦晉,再到契苾賀、火拔歸仁、裴敬、陳千里,只要請功名單上具名之人,一概重重封賞。
李隆基并不是被一次勝利沖昏了頭腦,而是他就要以此收買人心,向天下人表明,不論何人,哪怕是犯過謀逆大罪的人,只要誠心悔過,并未朝廷浴血奮戰(zhàn),立下功勞,大唐天子就絕對不會虧待他。
為此,楊國忠特地覲見天子,請求在朔望朝會公布此次大捷,并在朝會后舉行祝捷儀式,以彰顯朝廷威嚴。
楊國忠長篇大論的說了一通,勸說天子李隆基親自出席并主持這次祝捷儀式。其實,這也是從前每每有大勝仗時的應(yīng)有之議。但今日李隆基卻一口回絕了楊國忠的請求。
“朔望朝會公布捷報即刻,此時正是朝廷艱危時刻,不宜在虛無之事上多有靡費,頒布敕書詔告朝野也就是了?!?
楊國忠自討沒趣,吃了個軟釘子,怏怏不樂的離開了興慶宮,剛剛回到府中,立時就有家仆來報:
“相公,河?xùn)|郡來人了?!?
以楊國忠今時今日的地位,不是什么人想見就能見的,即便是權(quán)貴也得遞上名帖之后,等候音訊,見與不見全憑這位權(quán)傾朝野的宰相一念而絕。
能夠讓心腹家仆急于稟報的,要么是送上了極重的禮單,也么就是楊國忠看重之人。
不過,楊國忠并沒有在河?xùn)|安排足以依為親信的官員,家仆仍舊為此稟報,那一定就是前者了。
“何人求見,可有名帖?”
楊國忠對此心知肚明,也不問究竟送了多重的禮,也不看禮單,徑自問起了求見之人的官職名姓。話一出口,他立時又想起了今日在興慶宮中所見到的河?xùn)|城捷報。直覺使然,楊國忠強烈的預(yù)感到,這個送了重禮,從河?xùn)|趕來的人,一定與河?xùn)|城一戰(zhàn)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
“河?xùn)|城守將,阿史那從禮。這是名帖,請相公過目!”
楊國忠心頭一陣突突亂跳,果然猜對了,此人不但與河?xùn)|城有著莫大關(guān)聯(lián),甚至其本人就是河?xùn)|城的守將。然則,他猛然間想到了一個更為關(guān)鍵的問題,在秦晉送來的請功上書中,林林總總大致有上百人,可似乎并沒有阿史那從禮的名字。
像阿史那從禮這種突厥名字并不多見,因而楊國忠印象頗深,秦晉那份請功的名單里,絕對沒有阿史那從禮這個人。
想到此處,楊國忠興奮的心臟都快跳出來了,不用問他也知道這背后一定大有文章。但是,不管這文章究竟真相幾何,他都有能力做出一篇為己所需的花樣文章來。
……
“楊相公,這是阿史那將軍的辯冤親筆手書?!?
這名來自河?xùn)|城信使情緒激動,表情憤慨,見楊國忠簡單瀏覽了一遍阿史那從禮的親筆手書后,又聲淚俱下的講述了秦晉是如何迫害阿史那從禮,并奪走了他的功勞……
不等這信使把話說完,楊國忠拍案而起。
“豈有此理,竊取他人功勞,還有意誣陷忠良,楊某定會為阿史那將軍討回一個公道!”
陡然起身之后,楊國忠再不坐回榻中,而是頗有些興奮的在廳中來回踱著步,似乎在思考著什么,過了一陣又猛然站定,扭頭問那信使。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钦州市|
手游|
虹口区|
嵊泗县|
稷山县|
三台县|
尼勒克县|
南和县|
内乡县|
定陶县|
孝昌县|
高邮市|
桐城市|
田林县|
凌云县|
定州市|
贵南县|
汪清县|
雷山县|
高台县|
大埔县|
泾源县|
浮梁县|
云霄县|
呼伦贝尔市|
深州市|
康平县|
鄂伦春自治旗|
壶关县|
长泰县|
青浦区|
龙海市|
隆子县|
新绛县|
襄城县|
图片|
深州市|
河源市|
建阳市|
上杭县|
黄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