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密使生波折-《亂唐》
第(1/3)頁
來自都畿道的一支十數人組成的馬隊北渡黃河,越國垣縣、夏縣,抵達了安邑城下。這座戰國時的名城曾為魏國的國都,一度引領天下風氣之先,各國的商賈名士云集此地,直到強秦崛起,魏惠王為了躲避秦國的威脅,才將國都遷往了黃河以南的大梁城,此后一千余年過去,桑海桑田之下,昔日的魏國國都,此時不過是座方圓不過五里,城高不過兩丈的彈丸小城。
“我乃大燕使者,求見皇甫將軍!”
領頭人沖著城上高聲呼喝。
聽說臣下的馬隊來自黃河以南的叛軍,城上的人立時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此前皇甫恪已經不止一次的訓話,與他們在夏縣對峙的都是孫孝哲部叛軍的精銳,千萬不能掉以輕心。而且,安邑的城墻也是在太過低矮,矮到兩個人疊羅漢幾乎就可以徒手上城。比起城高池深的河東城,比起蒲津關城,安邑的城墻簡直就是鄉村野夫家中的土墻。
但是,即便如此,皇甫恪仍舊信心滿滿的將大軍駐扎于此。
此時的安邑,城中幾乎沒有了百姓,叛軍過境之后留下來的不過是一座空城而已。如此也正好省了皇甫恪大費心神,安邑城太小,住了百姓就住不下士兵,現在正好可以將其麾下的三萬人一分為二,一萬人駐扎城內,負責城防。另外兩萬人則在城南五里,鹽池的北岸扎營,與城中守軍遙相呼應。
這種兵力布置,也是當時最普遍的一種守城之法。
除了困守孤城以外,沒有哪個領兵的主將會把所有的人馬都裝進城里去。其實像安邑這種小城,有五千人就足夠了。安排一萬人在城中,多余的五千人就可以作為備用的兵員。其中最重要的一處布置就是城外的人馬,城南五里處是一處東西狹長的湖泊,名為鹽池,皇甫恪在鹽池北岸安置了兩萬人,既避免了來自南部都畿道叛軍控制區的威脅,又可以和安邑城中的守軍遙相呼應。
只要叛軍大兵壓境,置于此地的兩萬人就可與城內守軍對叛軍做內外夾擊。
其實,道理就與河東城一戰差不多,雙方都不把攻城作為決戰,而是在城外進行野戰。
皇甫恪得知孫孝哲又派了人過來,只不斷的冷笑。
“這一定是孫孝哲的詭計,將軍切勿上當,不如殺了這些人,以壯我軍威!”
陳劫一直是皇甫恪身邊最為得力的謀士,每每有大事,都會在其中戒心盡力。
“孫孝哲狼子惡心,老夫若信以為真,就是上當!不過,這等機會又豈能輕易放過?”
陳劫心中一動,知道皇甫恪又有了鬼主意,為之一陣興奮。
“不知將軍要如何處置來人?”
皇甫恪冷笑道:
“除了使者,其余人等一律斬首示眾!”
張惑曾多次勸降唐朝將領和地方官,有著極為豐富的經驗,眼見著安邑守軍將他們一行人等客客氣氣的讓進了城中,就知道今次出訪的任務成了一半。看來皇甫恪老兒也不是什么忠臣孝子,仍舊存了腳踩兩條船的心思,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其實想想也很容易理解,雖然唐朝剛剛在商陽關一戰中小勝一場,但放眼天下的整體局勢,卻是大燕更勝一籌,占據了更多的優勢和主動。在這種情況下,只要不是那種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凡是心思澄明的人都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力的選擇。
“爾等誰是使者?”
忽然,一個聲音高聲問道。張惑下意識的回答道:“某乃大燕御史中丞張惑是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木县|
张家川|
阜宁县|
浦东新区|
麦盖提县|
乌恰县|
齐河县|
定西市|
临朐县|
麻栗坡县|
桃园县|
永清县|
柳河县|
禹城市|
鄢陵县|
万盛区|
新绛县|
阳城县|
廊坊市|
永登县|
金华市|
安庆市|
安达市|
时尚|
教育|
新兴县|
安化县|
忻城县|
抚松县|
轮台县|
金川县|
芦山县|
蒲江县|
金门县|
九江市|
河津市|
桃园市|
调兵山市|
肇州县|
增城市|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