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使君欲掃雷-《亂唐》
第(1/3)頁
張清接任韋濟為京兆尹的消息在絳州之戰以前秦晉就已經知道了,但一直沒有深入去想,畢竟以常識而論,太子李亨參與兵變是不爭的事實,按照天子李隆基的性格,是絕對不會饒恕他的。所以,即便張清接任了京兆尹也不能將其看做太子李亨處境大有改善的標志。
與之相反,秦晉只將這次人事調動看做是李隆基在平衡臣下之間的爭斗所玩弄的小手段。說穿了,張清的接任不過是權宜之計,用過了也就算了。然而,李隆基做事竟然出人意料,在這種當口解除了對太子的約束,如此就連秦晉都看不透長安的形勢了。
原本秦晉以為只要在長安遍布眼線,即便身在地方對京中的事務也能了如指掌,可現在看來似乎遠不是那么一回事。
有些事身在其中都看不透徹,更何況身在千里之外呢?
不過,秦晉沒得選擇。長安城作為唐朝的政治中心,誠然是百官向往的地方,在唐朝官場也有這樣一種風氣,爭先做京官,而苦于做地方官。然而,長安的官場就像一剛五顏六色的燃料,又渾又見不得底,各種勢力交織在一起,都成為了天子的扯線木偶。
所以,他留在長安只能陷入無休止的政爭當眾而無所作為,只有到地方上才能有些建樹。到了地方以后,神武軍的局面果然為之一變,不但在馮翊郡站穩了腳跟,還疏浚了百余年無人問津的鄭白渠,然后大軍東渡黃河一舉在河東道闖出了一片地。
盡管這些動兵沒有朝廷和天子的詔命,然則幾次大戰下來,功勞都是實打實的,因而朝廷也一一在事后予以追認。若非如此,秦晉豈能年紀輕輕就以留后之職而知河東道節度事呢?
他在動作之初,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每一步棋也都達到了預想的目的。然則,現在事態的發展卻遠遠偏離了設想。先有高仙芝出關決戰,后有太子李亨被解除約束。前者可說是大勢所趨,朝廷定策反撲也是情理之中。可天子對太子李亨的處置就太過匪夷所思了。
要知道李隆基當初在沒有造反證據坐實的情況下,就一日連殺三子,捍衛權力如此決絕無情的人,怎么可能輕易的就放過了參與兵變的太子呢?
而且,太子一黨在兵變中一度與神武軍反目,因而才使得李隆基有翻身的機會。如此種種,都是雙方之間結怨的地方,太子果真重獲信任,那么神武軍內部會不會人人自危?畢竟天子老邁,百年之后,以太子的年富力強,豈會不秋后算賬?
在兵變之后,未及離開長安之前,秦晉曾與太子“偶遇”,算是見過一面。交談的時間雖然不長,但秦晉似乎太子的只言片語中尋到了幾絲歉疚之意。
至于當時太子想表達他歉疚什么,秦晉一時間也揣測不清,畢竟那時候誰都知道太子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又何必再費時費力去揣測呢?
現在突聞李隆基解除了對太子的約束,秦晉便想起了在長安時與太子曾交談過的每一個字。
“使君,盧校尉回來了!”
親隨入廳稟報,秦晉現在已經是節度留后,按理屬下都可以堂堂正正的叫他一聲節帥。不過,秦晉對使職一直都好感欠奉,因此便糾正了一眾部署對自己的稱呼,仍舊一律稱呼其本官,也就是馮翊郡太守。
“快請!”
盧杞回來了,這絕對是個好消息,絳州一戰如果沒有盧杞孤軍深入,在天井關截斷蔡希德的糧道,神武軍就不可能徹底將叛軍逐出河東,他也就不可能如此順利的光復河東道南部的八個郡。
“末將盧杞拜見使君,此番出戰,幸不辱命!”
秦晉激動的離席,來到盧杞面前,雙手將下拜的盧杞扶起,仔細的端詳著這個可以獨當一面的部屬,只見他的臉上棱角更加分明,眉宇間亦多了幾分堅毅與肅殺。
見此種種,他不禁暗暗感慨,前世有句話說的好,戰爭是最好的學校和熔爐,盧杞這塊真金現在已經初露崢嶸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静安区|
永顺县|
郧西县|
清苑县|
龙门县|
姜堰市|
会东县|
新建县|
柯坪县|
旌德县|
新竹市|
高安市|
长海县|
清新县|
沙田区|
巴马|
东辽县|
乐安县|
土默特左旗|
连城县|
永修县|
西和县|
辽阳市|
江都市|
津市市|
徐闻县|
南投市|
湟源县|
固安县|
日照市|
赣榆县|
富平县|
任丘市|
靖西县|
石阡县|
双柏县|
东乡县|
九龙县|
东莞市|
德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