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百八十五章:決心渡渭水-《亂唐》


    第(1/3)頁

      桃花汛到來,長安通往潼關的官道上也是泥濘一片,一支數千人規模的馬隊不顧道路的險難,放開了馬力向東疾馳。就算有戰馬陸續倒斃,騎士或死或傷,但卻沒有一個人停下來,他們只不斷的向東狂奔,仿佛只要停下一會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絕地。

      然則馬力終有枯竭之時,日落時分整支馬隊的速度慢了下來,張通儒心中萬分焦急,眼下才知道什么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報!潼關各隘口都駐滿了唐.軍,俱是嚴陣以待,暫時還沒有出兵跡象!”

      探馬帶回來的消息讓他們通體冰涼,本打算趁夜從潼關南部的一些隘口蒙混出去,可現在各個隘口都駐扎了**,一旦將行蹤陷在其內恐再難脫身。

      “張副將,咱們是否還繼續向東?”

      陳宣仁也沒了主意,他雖然頗有決斷力,但在這種事關生死的決策面前還是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究其根源,他從未單獨領軍,一旦直面唐朝軍隊,心中的 底氣就難免不足。

      張通儒倒是早早就有了想法,馮翊郡早就被燒成白地,人煙稀少,正好可以安全通過,而且還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是從蒲津口進入河東,突破重圍返回河北。二是由延州等地進入河套,到了塞上草原可真就是天高任鳥飛,海闊任魚躍。

      如此種種雖然想的甚好,但張通儒還是定不下準主意。

      “還是去問問大帥的看法!”

      陳宣仁皺眉道:

      “大帥現在只求一死,又怎么可能還靜下心來想這些問題?難道張副將就沒有辦法了嗎?”

      “有倒是有,只不知合適不合適!”

      “何妨說來聽聽,大伙一起參詳參詳!”

      于是張通儒就把取道馮翊郡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此議在數日之前曾說與大帥聽過,只是那時還沒想到局勢會惡化的如此之快,是以并未深入分析,現在想想悔不該只是粗淺的一提!”

      聽了張通儒的想法,陳宣仁眼前一亮。

      “大帥不曾有任何表示嗎?”

      張通儒無比郁悶的點了點頭。

      半晌之后,陳宣仁一拍大腿。

      “以陳某之見,大帥未見得反對,不如姑且一試!”

      陳宣仁和張通儒此時并不愿意去見孫孝哲。孫孝哲因為被部下強行裹挾擄走,到現在還怒意未消,兩個人只得商量了一陣就自行定計。

      “那便北渡渭水,到馮翊郡去!”

      再往前走就是華陰,但城門四敞大開,原本駐守在此處的燕軍早就沒了蹤影。,里面的百姓也不知所蹤,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空城。

      張通儒的建議是在這空城內修整一夜,再借機搜尋一些可用的物資,尤其是糧食。這遭到了陳宣仁的否決。

      “不可,事不宜遲,既然已經定計就當即刻動身,萬一被唐.軍咬住,咱們又如何渡河了?”

      現在已經不是深冬,河面的冰絕大多數都已經融化,想要過河就只能依靠渡船。數千人馬能不能悉數過河都難以保證,更何況再攜帶著輜重呢?

      張通儒覺得十分有理,便也放棄了進城修整的打算。

      位于華陰地界的渭水渡口是附近百里河道最平緩的一段,既適合大隊人馬集結,也適合渡船停靠。

      他們的運氣不錯,由于封凍時燕軍尚未破潼關,因而大量的渡船都被遺棄在了岸上。這數千人馬一到便將渡船推下水去,連夜準備過河。

      “大帥,吃點吧,顛簸了一日一夜,再這樣下去就得……”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兴市| 大邑县| 峨山| 马边| 大悟县| 吉隆县| 元谋县| 永丰县| 阜平县| 泰来县| 镇雄县| 张掖市| 高陵县| 北流市| 凤庆县| 光泽县| 双鸭山市| 南部县| 通州市| 滁州市| 万宁市| 东源县| 廊坊市| 砀山县| 多伦县| 关岭| 五河县| 西昌市| 江口县| 固镇县| 天镇县| 威宁| 永和县| 广安市| 巴东县| 丹东市| 丹阳市| 武城县| 江口县| 民和|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