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亂唐》
第(1/3)頁
郭子儀的目標并非長安城,而是翻越牛首山繞過駱谷關奔往岐州太白山。吐蕃人雖然占據了關中,但他們的根基在高原,所以與之相通的隴右便顯得極為重要。他的目的便是取道岐州、隴州,在隴右與關內道的必經之地極盡所能的搞破壞。
如此一來,比然會使得據守關中的吐蕃人如坐針氈,比襲擾長安附近的作用要大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神武軍能在山中穿行,如果吐蕃人也追進山中,那就正中了郭子儀的下懷,他大可以利用沿途復雜的地形進行伏擊,最終將會使得追兵受創慘重。
尚悉結最終也沒能親自追入牛首山,在復雜多變的山勢面前,他選擇了止步,但出于本能的不甘心,還是派出了數千步卒甲士進入山中追剿。在返回長安的路上,他突然發覺自己竟被這股無足輕重的神武軍攪得怒火大起,這實在是不應該的。
區區一兩千人就算在可恨,又能掀起多大的浪頭呢?恐怕連區區一個縣城都打不下來,又何況有二十萬大軍駐守的長安呢?他們若不自量力的以卵擊石,最終所能換來的也只有滅頂之災。
但怒火終究是要發泄出去的,返程的路上一連處置了幾個“不作為”的縣令,將他們的首級傳往附近各縣,以做驚醒。如此一來,關中各縣的風氣不由得為之一緊,原本眾官吏們稍稍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絕大多數地方官吏的打算都很實際,不管哪個做天子,都需要官員管理地方,所以他們只要夾著尾巴做人,就能挺過這次動亂。等到瑪祥仲巴杰通過李承宏之口安撫了各地官吏以后,這些人的膽子也有些大了。郭子儀能從容的由各縣地界上通過,與地方官吏們對吐蕃人的痛恨不無關系,相對的自然就同情有討逆之名的神武軍。
然則,尚悉結的弒殺讓地方官吏們認識到了,吐蕃人并不是非他們不行,一個個又開始噤若寒蟬。
除了尚悉結所部,另一支與神武軍遭遇的人馬一戰大捷,擊傷唐.軍主將,斬首千余,雖然沒能盡殲,但總算是除了一口惡氣。瑪祥仲巴杰得報以后,心下也不由得大喜,就實而言他對神武軍是心存忌憚的,因為早在天寶年間便已經見識過神武軍的特立獨行,他打心眼里認為這是一支強過唐朝邊軍太多的人馬。
所以,在接觸之初,瑪祥仲巴杰心里還是打著鼓的,而今牛刀小試,一舉擊敗了小股襲擾的神武軍,他才漸漸放心,至少神武軍不是傳聞中那么戰無不勝。既然如此,他接下來也就可以籌劃強攻潼關等事宜。
不過,尚悉結帶回來的消息讓他覺得有一些美中不足,將一直千把人規模的神武軍攆到西邊去,總覺得讓人有些不安。
“秦隴之地乃通往高原的鎖鑰之處,絕不能掉以輕心,只派數千人追擊是不夠的。”
尚悉結倒吸了一口冷氣,初時他只以為那股神武軍是狼狽的逃亡了山南西道,以避開吐蕃大軍的鋒芒。此刻經由大相提醒,他突然發現自己想的簡單了,原來這股神武軍并非狼狽逃穿,而是從一開始就做好了進入秦隴之地的打算。念及此處,尚悉結深深有種被戲弄后屈辱和憤怒。他是個動輒殲敵滅國的大將,現在卻被神武軍中的無名宵小給戲耍了,他的憤怒可想而知。
瑪祥仲巴杰緩緩走到尚悉結身側,將手按在了他的肩頭。
“唐人有句話說得好,勝敗乃兵家常事,更何況你今日并未一敗,所憾者不過是放掉了千余神武軍。他們跋山涉水,翻越牛首山、太白山,就算到了秦隴也是師老兵疲,你只須令當地留守的兵馬守株待兔,豈非就能一勞永逸了?”
“大相所言極是,神武軍翻山越嶺,自然跑不過末將的傳令使者!”
瑪祥仲巴杰點了點頭。
“不錯,此事要盡快落實,不能多作耽擱,有時候差了一刻就可能差了一個勝負……”
尚悉結對這位吐蕃大相向來是心悅誠服,此時此刻則更是心折,答應一聲之后便急急離去。
看著尚悉結漸漸遠去的背影,瑪祥仲巴杰總覺得心頭那一絲陰云仍舊纏繞不散,而這意思陰云顯然并非尚悉結的插曲所致,而根子究竟在何處呢?他又一時間說不清楚。難道是魚朝恩和李承宏這幾日齊刷刷的偃旗息鼓了嗎?按照預想中的,他們此時應該斗得你死我活才對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陶县|
精河县|
墨江|
怀化市|
韩城市|
越西县|
通州区|
彭阳县|
公主岭市|
会理县|
盱眙县|
新民市|
尉犁县|
外汇|
望谟县|
瑞安市|
墨竹工卡县|
淅川县|
河西区|
上饶市|
西乡县|
抚州市|
小金县|
五家渠市|
焦作市|
海原县|
齐齐哈尔市|
镇雄县|
闽侯县|
古浪县|
耿马|
额济纳旗|
宣化县|
东乌珠穆沁旗|
延川县|
福海县|
长寿区|
台前县|
卓资县|
西华县|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