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亂唐》
第(1/3)頁
夏元吉了解了官員們的窘況之后,又覺得這件事關乎朝廷的體面和人心,須得優先解決。
“不如從府庫中先調撥些錢,權當預支俸祿,暫且渡過年關。”
戶部尚書死在了魚朝恩手中,所以現在的戶部全是左侍郎魏文謙掌管庶務,聽到夏元吉要從府庫中調撥錢糧,就苦著臉說道:
“相公容稟,府庫中如今已經空空如也,如今浩劫剛剛結束,百廢待舉……實則早就是入不敷出,實在難以為繼啊……更別提額外調撥了……”
魏文謙說的倒是實情,而府庫空虛的問題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從至德元年開始就一直入不敷出,只不過那時有房琯和崔渙主持政務,雖然始終左支右拙,可究竟沒有出現問題。
但是,直到吐蕃人攻陷長安以前,崔渙于針對太子的政治斗爭中受到牽連而下臺,朝政便徹底亂了,長安的陷落更使得這種混亂雪上加霜。經過這一連串的浩劫以后,神武軍雖然克復了長安,但長安城內積弊已久,也絕非神武軍一朝一夕能夠解除的。
夏元吉覺得官員家財散盡的事情雖然只是他們個人的際遇,但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絕對可大可小,他認為以自己的能力已經難以全盤掌控,通力解決。
“此事待老夫請示了秦大夫再做計議,也請眾位相互轉告,對于官員們的生活問題,朝廷絕不會置之不理!”
官員們對夏元吉的表態做了一陣有氣無力的稱頌便紛紛散去。夏元吉有心事便坐不住,等官員們都離開了政事堂就直奔城北神武軍帥堂去見秦晉。
夏元吉先匯報了關于敘功的各項事宜,然后又極為憂慮的表達了對官員們生活困難的擔憂。
秦晉對官員們的處境也略有耳聞,但是也絕到不了夏元吉所聞所講的那么悲慘,只要這些人身在其位,錢財根本就不是問題,之所以賣慘,恐怕還是希望朝廷給他們一個光明正大斂財的借口而已。
“神武軍諸將校的敘功秦某沒有意義,至于秦某入政事堂的事,則須從長計議。”
夏元吉訝道:
“朝廷克復兩京,秦大夫是首功,如果都推,推了,恐怕百官們也不會答應的……”
拒絕升官是秦晉深思熟慮了的,絕非故意假作謙辭,現在他年不過三十,就已經晉封國公,又身具朝廷高位,如果再進一步做了宰相,或是封王,就等于將自己推上風口浪尖,也使天下人很難不將自己與篡漢的魏武王聯系起來。
說到底,秦晉重視的是實力,至于虛名,更多時候只是使人受累的東西。
“夏相公不必再勸了,以秦某的資歷還遠遠不夠坐這宰相之位,若勉強坐了,也只會使秦某成為天下人非議的靶子,不知夏相公能否領會秦某的苦衷?”
夏元吉聞言愣住了,在他看來以秦晉這種年紀正是應當追名逐利,事實卻如此沉穩老練,僅僅憑此一點就足以斷定此子絕非池中之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织金县|
彭水|
横山县|
揭阳市|
南郑县|
满洲里市|
定远县|
云阳县|
扶绥县|
十堰市|
合江县|
潼南县|
新丰县|
泸溪县|
台北市|
达孜县|
邵东县|
宁津县|
张家港市|
光泽县|
新昌县|
丰宁|
湟中县|
察隅县|
岳西县|
大同县|
遂平县|
衡东县|
灵璧县|
南溪县|
和林格尔县|
法库县|
井研县|
满城县|
宾阳县|
兴海县|
兴城市|
宁德市|
潮州市|
阿克陶县|
宁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