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靈武風來襲-《亂唐》
第(2/3)頁
“成了,陛下決意支持咱們返回長安。李某能做的都已經做到了,接下來就看兩位的了!”
這兩位緋袍官員,身量稍高的是尚書左丞崔圓,身量稍矮的是門下侍郎苗晉卿,他們都是在長安城陷時逃出去的,后來聽說李亨暫時駐蹕在靈武,便先后來投。
由于投奔往靈武的都是些五六品以下的低級官吏,崔圓與苗晉卿便便是少有的高品秩官吏了,他們也就馬上脫穎于眾人,得到了李輔國的倚重。實際上,靈武的大唐皇帝行在都是掌握在李輔國一人手中,畢竟李亨半身不遂,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又何談掌控朝政呢?
崔圓與苗晉卿各自也有著盤算,與李輔國就達成了一種微妙的默契,至少在當前,當務之急便是護送天子返回長安,只要回到長安他們就成了護駕從龍有功的功臣,再進一步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
然則,神武軍一系的官員以秦晉為首,顯然都不希望李亨這么快就返回長安,是以橫檔豎檔,他們也只能在靈武這窮鄉僻壤徒勞東望。而今,指望著秦晉能主動迎回天子沒了希望,他們就必須想盡辦法,逼迫秦晉將天子從靈武迎回去。
所以,他們要做這最后一搏,就是派人往天下各郡縣分發近似于檄文的布告,控訴秦晉把持超綱,迫害皇帝子嗣,拒絕迎接皇帝返回長安。
百姓的心思是單純的,只要這布告順利的在各地開花結果,秦晉迫于壓力就必須澄清所有的指控,否則他就成了天下共討之的奸賊了。
長安朝廷此時畢竟還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局面,秦晉也絕不可能承受這種風險。
正是篤定如此,崔圓和苗晉卿才聯手炮制了這張布告。
李輔國看罷布告,嘿嘿笑道:
“兩位果然是當世大儒,這分明就是一封討秦檄文啊,此檄文一出,秦晉怕是要火燒屁股了!”
打發走崔圓和苗晉卿以后,李輔國馬不停蹄的又召見了自己的心腹部將。他賴以維系威望的根基就是從長帶出來的萬余禁軍,到靈武以后經過幾次擴充,勉強能達到三萬人的規模。
“太子可有下落了?”
李輔國除了要護送天子返回長安,還要找到在內訌中落敗逃亡的太子李豫。
秦晉在長安選拔太子的事,一直令他如坐針氈,思來想去,也只有找到逃亡的廢太子李豫,才有可能與之一較短長。
“據說在隴右一帶出現過,末將派人去尋過,了無蹤跡,后來又有人說廢太子去了河西,也不知這些風言風語是真是假!”
從靈武奔赴河西需要穿越大沙漠,絕非旬日半月可以走來回的,所以要到河西去打探消息還要繼續等下去。
“末將已經派人去了河西,一旦有具體消息,便會回報!”
李輔國隱隱失望,河西太遠了,以他現在的能力遠不能對那里施加影響,就算找到了廢太子的下落,以廢太子的脾氣秉性也一定不愿意與自己合作。
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但愿廢太子還在隴右,再派人手去找,找不到就別回來!”
關內道各郡縣很快就有關于控訴秦晉的傳言散播開來,并以極快的速度向南面的京畿道蔓延擴散。
地方官們一時之間不知道此風的具體根由,多數選擇了沉默觀望,既沒有公開站出來支持秦晉,也沒有對流言加以控制,只采取了不聞不問的態度。
相比其它郡縣,京畿三輔卻對散步流言者進行了極為嚴厲的懲處,僅僅在一日之間就抓獲了超過五十人的散布者。
經過嚴刑拷打之后,絕大多數人均承認,他們都是奉了天子之命從靈武而來。夏元吉得知此事后,暗道該來的總要來,只沒想到會來的這么快。
夏元吉也顧不得太子選拔的復選審核,趕忙放下手頭的所有差事,趕去見秦晉。
出乎夏元吉預料的是,秦晉并沒有流露出一絲一毫的急色,反而還讓他不要急,喝口熱茶湯慢慢說話。
“如何不讓老夫著急?靈武方面已經有大動作了,如果不盡快做出反應,大夫的名聲就要毀了!”
秦晉呵呵笑道:
“秦某已經決定了,三日后便派兵去迎天子回朝,洶洶謠言自然就不攻而散了!”
“這,這豈非正中心懷叵測之人下懷了?”
“李輔國?崔圓?還是苗晉卿?”
“此三人坑壑一氣,就是要將大夫拉下馬來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丰镇市|
铜山县|
大石桥市|
西贡区|
陕西省|
甘洛县|
兰考县|
天镇县|
吉水县|
铜梁县|
瓮安县|
新营市|
抚远县|
会泽县|
贵阳市|
科技|
宜宾县|
麦盖提县|
瓦房店市|
壶关县|
怀集县|
陆河县|
夏津县|
新乐市|
县级市|
如东县|
米林县|
廊坊市|
崇义县|
达州市|
许昌市|
织金县|
嘉峪关市|
独山县|
杭州市|
中江县|
太仓市|
嘉祥县|
铜川市|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