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千二十章:陽關無故人-《亂唐》


    第(3/3)頁

    獨孤延靖平復了一陣心緒,后背的疼痛已經讓他漸漸麻木,堂叔的想法也是他曾擔心過的,但在經過數日的思考之后,卻也得出了一個結論。

    “秦晉那廝如此安排,也許是壓根就沒將史思明放在眼里,自打安祿山死后,叛軍相繼丟失了整個河南都畿道,便已經一步步的走向窮途末路!而朝廷若想恢復盛世的景況,就必須重新確立在安西的霸主地位,如此才能以臂掖控扼分立于南北的回紇和吐蕃!”

    提這個問題之初,獨孤廉是有意轉換話題的,以避免氣氛越來越凄涼和尷尬。但想不到的卻是,獨孤延靖居然說出了一套迥異于常人的說法。

    “這,這怎么可能?經營西域往往耗費過半的歲入,長此以往下去,又如何能承受得住呢?”

    正因為獨孤廉曾經在戶部當過侍郎,所以才十分了解天寶年間鼎盛時的歲入,以及各大邊鎮的消耗,安西的消耗甚至還要超過河北。但是,即便如此,李隆基也從未想過放棄安西,甚至于在安西收縮實力。就在安祿山叛亂的前幾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甚至還奉圣命主動出擊,以穩固唐朝在突騎施的影響力。但是,這一戰卻敗了,敗的極為慘烈,全局覆沒之下只有區區百余騎逃了回來。

    自那以后,唐朝勢力便再也越不過蔥嶺,蔥嶺以西徹底成為了不受天朝節制的地方。

    如果不是安祿山的驟然叛亂,也許高仙芝的繼任者封常清會扭轉這種局面,但是,這個世界是沒有假設的,所以扭轉這種局面的機會也就變得極為渺茫。

    “聽說大食人漸漸取代了我唐朝在河中等地的影響力,昭武九姓諸國更是只知道有大食而不知道有唐朝,秦晉那廝意欲經營西域,未嘗不是存了與大食人一較短長的心思。而且,據說大食也是據地千里的大國,我唐朝一旦重新回到蔥嶺以西的河中之地,曠日持久的戰爭將不可避免,這也是侄兒為什么一門心思到西域去的原因!”

    “糊涂,曠日持久的戰爭豈是朝廷經受得起的?天寶年鼎盛時期,朝廷歲入有半數都耗費在了安西,現在的朝廷經歷數年大戰以后,府庫捉襟見肘,勉力維持尚且困難,又怎么能支持長久的大戰呢?”

    獨孤延靖當然也想過這個問題,堂叔父的分析是極為務實的,也十分有道理。大戰之后最應該做的就是休養生息,可秦晉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一意的窮兵黷武,或許將會敗的更慘。

    “侄兒雖然恨那秦晉,但總覺得此人并非池中之物,咱們能想到的,他又如何想不到呢?唯一合理的解釋,便是尤其應對之法!”

    聞言,獨孤廉搖了搖頭。

    “這些事本也不是你我這種充軍的囚徒所該想的,秦晉想成仙還是打算入地獄,又與你我何干呢?”

    兩人相對無言,良久之后,獨孤廉緩緩離開了獨孤延靖養傷的屋子。

    在登記的第八日頭上,造冊登記的囚徒終于開始陸續的被發往安西,他們走的是經由隴右穿過祁連山的那條路,然后再從張掖直抵敦煌郡。雖然遠一點,但勝在安全,沿途都會得到充足的補給。

    在時人的印象中,仿佛到了河西便是漫天黃沙的戈壁沙漠,實際情況卻全然不同,河西之所以能成為漢人與胡人爭奪上千年的地方,是因為哪里水草豐沛,甚至于唐朝最大的軍馬出產地便在一個名為山丹的地方。

    只有出了敦煌才會面對茫茫的戈壁與沙漠,此時的西域與數百年前的漢朝已經大不相同,疏勒河干涸見底,大片的綠洲變成沙地,當年的玉門關也被迫向東遷移了數百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多县| 兴和县| 祁阳县| 柳江县| 大新县| 泽普县| 合肥市| 大港区| 新干县| 龙川县| 红原县| 东乡族自治县| 开化县| 万山特区| 张家港市| 灌阳县| 开阳县| 榆林市| 四子王旗| 怀宁县| 灵寿县| 平和县| 会同县| 九江市| 民县| 无极县| 津南区| 恩施市| 玛多县| 聂荣县| 灌南县| 玛曲县| 马鞍山市| 兴和县| 遂川县| 犍为县| 兰西县| 泾川县| 宝山区| 冷水江市| 台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