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可薩之盟約-《亂唐》
第(1/3)頁
庫思老的方法很簡單,搜集了土坑里私藏的碎陶片和碎鐵片,用這些東西來反復的劃割木樁。夯土雖然堅硬的和巖石一樣,可木樁被砍下來的時間不長,很容易就能夠劃出刻痕。
土坑中的所有人采取輪流的方式,對其中兩個木樁進行反復的劃割,目的就是要將其攔腰割斷。
這種辦法看似很難達成目的,但也惟其如此,才沒有人想過如此做,突厥人也沒有進行過防備。
不到半夜的功夫,兩根木樁就已經(jīng)被割出了一道深深的槽。不過,在天亮之前想要割斷碗口粗細的木樁還是很難做到的。
為了進行瞞過突厥人,在太陽升起之前,他們用泥巴糊在斷口的表面進行了掩飾。
然則,就在天大亮以后,突厥人竟然有了移營的跡象。
許多帳篷都被收了起來,裝在拴好了牲口的車上。這是隨時準備出發(fā)的動向,庫思老的心中很是激動,如果今天不能全部上路,那么他們的機會也就到了。
為此,庫思老還特地和可薩人商量了一番,如果事情的發(fā)展當真按照對他們有利的一面進行,最好在當天夜里進行突然發(fā)難。
如果等到天色徹底大亮,想要從容的離開,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必然要付出人命作為代價。
他們這些俘虜似乎被突厥人遺忘了,整個營地忙碌而又雜亂,沒有一個人給他們來送水和食物。所有人又餓又渴,本來一天供應一次的糊狀食物就難以果腹,現(xiàn)在又斷水斷糧,怎么能讓人忍受得住呢?
不過,這也恰恰印證了突厥人正在移營的像是情況,抑或是發(fā)生了什么讓他們慌亂的大事。
通常情況下,草原蠻族在處置俘虜?shù)臅r候,尤其是移走大批未經(jīng)處置的俘虜時,都會將俘虜餓上一兩天,這樣俘虜們就沒有力氣和精力反抗,在路上也相對好管理一些。
那個被庫思老重創(chuàng)的虬髯壯漢趴在坑沿上觀察了一陣,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突厥人似乎遇到了什么可怕的對手,因為他們正在徹底的收拾營地,看情形要向南越過大山,到兩河流域去。
這與流散在河中以西的突厥人的傳統(tǒng)心態(tài)大為不同,哪怕臣服于大食,他們也本能的保持著與大食的距離,選擇這片浩瀚的海子邊緣作為營地,因為他既是草原的邊緣,又挨著兩條大河匯入海子的河口,無論草地和獵物來援,都豐富的很。而且,距離大食的腹地也很近,只要翻過大山就能獲得糧食補給。
可以說,這一處營地是絕佳的選擇,但突厥人反常的要徹底放棄,那就是說他們定然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威脅。
幾個可薩人研究了半天,也沒能得出個具體的結(jié)論,威脅究竟來自于何處呢?
倒是庫思老久久沉默之后,說了一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州市|
永济市|
达拉特旗|
来凤县|
博客|
永和县|
清流县|
会东县|
吴堡县|
彭水|
沧州市|
柯坪县|
略阳县|
民乐县|
松桃|
洱源县|
台北市|
甘洛县|
伊川县|
榆社县|
通渭县|
合川市|
抚州市|
东辽县|
徐州市|
新竹市|
喜德县|
永吉县|
三亚市|
温泉县|
蛟河市|
平阴县|
无极县|
兴国县|
浦城县|
银川市|
南阳市|
城口县|
上虞市|
和平县|
和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