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dāng)時村里人雖是不認(rèn)識徐家的人,過往也從無交集淵源,卻在那時及時伸出了援助的手,說笑著幫徐家人在這個不起眼的山村中扎下了根。 桑枝夏眼中飛快掠過一抹悵然,想了想對著徐璈招手:“我總覺得吳嬸兒張羅起來不單是一餐飯的事兒,你要不回家去……” “哎呀,我聽說徐璈家兩口子在這兒呢,人呢?” 吳家門外響起了好奇的詢問聲,正在麻溜給雞鴨拔毛的吳嫂子抬高了嗓門答道:“在屋里歇著呢,劉大娘你找他們有事兒啊?” “我一把老骨頭能有啥事兒?” 被叫做劉大娘的人放聲笑著,連忙支使自家的小孫子把手里的東西往里拿:“這是我家攢的幾個雞蛋,之前也一直沒找著機(jī)會送。” “你拿來給徐璈媳婦兒炒個雞蛋吃,也給她好生補(bǔ)補(bǔ)身子!” 劉大娘家中不富裕,淺淺的一小籃子雞蛋是誰都舍不得碰的好東西。 可今日聽說桑枝夏出門了,生怕送去了徐家人家不肯收,緊趕慢趕地趕著來吳家送菜。 吳嫂子不可能代替桑枝夏收這樣的東西,剛要出聲叫桑枝夏出來,門前就又來了個聞訊趕到的人。 村里地方不大,都是聞著風(fēng)來的。 桑枝夏回到村里后今日是頭一遭出門露面,以往承了她的情無處可報答的人們紛紛趕到,吳家的門前院里立馬就聚了個人聲鼎沸。 徐璈和桑枝夏在屋里也坐不住了,出來還沒開腔就被撲面的人聲淹沒了耳。 吳嬸兒端著個盆見了,干脆樂呵呵地說:“就這么幾個人,加那老些菜也吃不了啊。” “要不干脆這樣,拿來的東西都留著,一家勻出個灶上活計好的來搭把手,其余人各自回家去搬家伙,今晚都在這兒吃!” 村里每逢紅白之事,主人家的門前就會擺開從各家借來的桌椅碗筷,擺出菜色或清淡或豐盛的席面,全村老少都會來。 今日雖是沒有什么喜事之名,但這么多人拿來這么多好東西,不湊熱鬧一頓吃了,空留著做什么? 吳嬸兒這話一出,瞬間得到了熱烈的響應(yīng)。 原本堆在一處的人紛紛找到了自己該做的事兒,挽袖子幫忙的朝著灶臺涌去,拿家伙什的也腳下帶風(fēng),朝著自己家的方向跑得飛快。 相比之下,引發(fā)這一場熱鬧的桑枝夏身邊倒是最清凈的。 誰都知道桑枝夏現(xiàn)在身體特殊,不敢讓她忙活累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