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陳年河唯一的孫子陳允還早就死了。 陳家其余后輩并不出挑,陳家這一脈,相當于就斷在了陳年河的手上。 如此情形下的陳年河無后輩需提攜,無子孫可爭氣上進,落在他手中的兵權最多就止步于陳年河這一代。 不久后或許都不用等永順帝動手奪權,陳年河一旦死了,陳家無人再做領頭羊,自己就落敗了。 這樣的人,永順帝用起來很放心。 可陳年河并不打算讓永順帝就真的如此舒心。 扶著陳年河進屋的陳泰遲疑道:“父親,您三次拒接圣旨,宮里那邊會不會……” “無所謂。” 陳年河擺手打斷陳泰的話,冷笑道:“我不動,邊關大軍誰也別想調得動。” “現在不是我求著誰開恩放我出去,而是無人可用的皇帝要求著我披甲出征。” 真當他陳年河在邊關熬了三十多年都是打水漂的? 陳家數代人鎮守邊關,在軍中的故友舊朋無數,用陳家人的血肉鋪出的路子不是白鋪的。 放眼現在的京都,還有哪個武將有敢站出來跟他嗆聲的底氣? 就算是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永順帝敢拿自己的皇位兒戲嗎? 他不敢。 陳年河飛快地閉了閉眼,沉沉地說:“皇帝要是另派了別人披甲出征,那就更好了。” 滿朝的酒囊飯袋,去了戰場也是白白送死。 他只需要在家里等著,永順帝自然會給出更好的條件。 陳泰聽到這話勉強壓下心頭的不安,頓了頓躊躇道:“可是父親,真到了那一日的話,您真的要出征嗎?” 陳年河笑了:“為何不?” “我現在是閑人一個,手中也無半點兵權,不等出征的話,我哪兒來的權?” 陳泰話中多了一抹苦澀:“可我聽說,嶺南王麾下有一員悍將,是……” “你是說徐璈?” 陳年河人打著養病的名頭在家里一步不出,對外界的消息把控絲毫不弱。 捕捉到陳泰面上揮之不去的澀味,陳年河無奈道:“兒啊,你這斷腿的仇,咱們是沒法報了。” 不光是沒法報仇,他們甚至還要報恩。 陳年河在西北時遭遇的饑荒之亂,多虧了桑枝夏和徐璈及時出手。 否則陳年河當時就該沒命了。 后來…… 陳年河垂下眼說:“之前陳家蒙難,為父并無把握能保得住陳家滿門,不得暗中將允兒和他娘送到了西北徐家。” “如今……” 第(2/3)頁